透明鱼

摩拜卖雨衣与ofo小黄人背后商业版图拓展

发布时间:2023/5/15 16:12:31   

昨天,围绕在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背后,有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摩拜开始卖衍生品,最先试水的是雨衣,售价是元。号称是联合独立设计师品牌exciTING共同设计出品。设计了可以伸缩的背包,下摆长度略长,专门为骑行设计。帽檐全透明,衣身上设计有反光条。不过,元的价格远超目前市面上雨衣的价格。

同样也是在最近几天,随着小黄人大电影即将上映,ofo与动画角色小黄人达成合作,推出小黄人定制版的“ofo大眼车”。5万多辆“大眼小黄车”被投放在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

从今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迅速风靡,到烧钱大战,再到后来的红包大战。如今,共享单车的竞争已经不再只是市场份额的竞争,已经开始进入了新阶段。也就是商业版图的拓展,以及盈利模式多样化。

从两者的做法来看,摩拜的方向更类似于品牌衍生品,ofo的方向则更像是品牌广告合作。二者无法评价孰优孰劣,却共同反映了一个现状,共享单车在拓展想象力方面,目前依然比较乏力。

摩拜,衍生品的路不好走

摩拜的这款雨衣售价元,且不说别的,在淘宝上,人气最高的雨衣前5页只有两件超过元,而且这两件已经算不上雨衣了,更像是冲锋衣。其余的,没有一件超过90元。摩拜给一款跟“路障”有些“撞衫”的雨衣标价如此之高,是为了什么呢?

(不过,摩拜的雨衣确实更好看)

个人猜测摩拜此举更大的意义也许是在塑造品牌,为摩拜塑造一种精致高端的品牌形象。就像,苹果手机主打高端,所以它的type-C转换口都能买到一两百元,马东的粑粑瓜子可以卖到7倍于市场价格。但摩拜溢价这么高的雨衣会有多少人买单呢?

从mobike的官方周边店铺“摩拜生活”上来看,摩拜一共上线了件雨衣,一天过去了,只卖掉了60多件。可此前摩拜的注册用户量可是超过了1亿,日订单量可是曾超过万单。更何况,现在正好是国内雨水较多的季节,无论如何,这样的销售业绩也是比较寒酸的。

那么,原因是什么?一方面,雨衣并不是一件值得很高溢价的商品。如果雨下得很大,大家都灰头土脸的,谈不上什么优雅,也无暇顾及身边走过来的人是不是衣着得体。在这种情况下,功能性远比美观更重要。所以,更多的人买雨衣恐怕就是为了避雨,有一件足够。北方雨水少,有把伞就够,南方雨水多,家家户户可能都存有好几件。这种情况下,谁还花这么高的溢价为你的品牌买单呢?

另一方面,元的价格实际上与摩拜的用户群体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摩拜本身的品牌不够高级或者是摩拜的用户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摩拜所处的共享单车行业并没有达到把元一件雨衣卖给用户的程度。共享单车解决的是最后1公里,往常来说,最后一公里都是三蹦子解决的。价格5-10块不等,现在变成共享单车价格0.5元-1块。骑共享单车为了休闲的人跟为了赶路的人相比,还是后者居多。如果单车更多的是功能属性,那么塑造高端的品牌形象就真的没那么容易了。

雨衣的作用是试水,那么接下来呢?摩拜还能做出什么衍生品呢?围绕自行车能够衍生出来的产品似乎都不容易成为爆款。衍生品之路,看起来好像不那么好走。

ofo,新鲜感一过问题还在

ofo这次走得跟摩拜不是一个套路,虽然小黄车也可以卖周边,但毕竟车子的破损率高,科技感弱,卖出高溢价的难度更大。ofo的优势是自行车造价低,可塑性强。所以,ofo选择了品牌推广合作。

在跟小黄人达成合作后,7月3日ofo小黄人版的App也正式上线。目前,路面上已经能看到“ofo大眼车”。这种奇特的设计在千篇一律的小黄车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引发了不少网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4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