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生活环境 >> 鳊鱼的种类区分图文,一文了解所有
大家好!我是三十一鱼生,我来答:
“鳊鱼”是泛指鲤科鱼类中鲌亚科的鳊属与魴属的几种鱼,民间把几种扁菱形鱼类统称为“鳊鱼”。下文所有出现的鳊鱼都单指鳊属的鳊鱼。
鳊属只有鳊鱼一种鱼鲂属有三种鱼它们的特点都是鱼体侧面观呈长椭圆形,正面观则很侧扁,腹侧至少在腹鳍基部与肛门间有一条无鳞的纵皮棱,体型偏长的是鳊鱼,体型偏扁的是鲂鱼。
直观比较分类学上归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鲌亚科→鳊属/鲂属→鳊鱼种/中国鲂种、三角鲂种、团头鲂种。
鳊鱼:
又名长春鳊、长身鳊、鳊花,分布范围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中下层水域游动摄食;杂食性,藻类、水草、昆虫等都吃;生长速度缓慢,肉味鲜美,淡水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体型偏长,可与其它鱼做区分。
鳊鱼团头鲂:
又名武昌鱼,比较适合生活在静水中,中下层鱼类,植食性,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侧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较厚,自头后至背鳍起点呈圆弧形。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钓到野生团头鲂需要放生。鳍条数为:背鳍Ⅲ-7;臀鳍Ⅲ-26~29;胸鳍Ⅰ-14~16;腹鳍Ⅱ-8。侧线鳞52~56。具有皮质腹棱,可与其它鱼做区分。
团头鲂三角鲂
又名乌魴,中国特有鱼类,略呈长菱形,吻短而圆钝,吻长等于或大于眼径,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可与其它鱼做区分。栖息于江河湖泊中下层,杂食性。对水质要求较高,分布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以及兴凯湖、镜泊湖等水域。肉细嫩味鲜美,生长速度快,是一种较贵重的经济鱼类。
三角鲂中国魴
又名厚颌鲂,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个体较大、经济价值很高的种类,胸鳍较长,末端后伸达到或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下方,后伸接近或达到肛门。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的正下方,基部甚长,外缘略内凹。在生殖季节性成熟的雌雄个体均具有珠星。背鳍iii-7;胸鳍i-16--19;腹鳍i-8;臀鳍iii-24—30。侧线鳞50-59。外形无明显区分,只有数鳍条数与鳞式作为区分。
生长较快,杂食性,在水库、湖泊和池塘中都能生长,肉嫩味美,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中国魴除以上4种最常见的,华鳊属有4种,分别为四川华鳊、大眼华鳊、海南华鳊、伍氏华鳊。它们是一群小型鱼类,常见个体长为10-16厘米,能很好与上面4种做区分。
四川华鳊
小型鱼类,又名“麦线鱼”。体长6~12cm,体型娇小有力,杂食性,喜好群居。
四川华鳊大眼华鳊
中型鱼类,背鳍具1根粗短的光滑硬刺,最长鳍条短于头长,常见个体为20~30厘米。分布于台湾、福建、广西等地。
大眼华鳊海南华鳊
小型鱼类。成年体长10cm左右,性杂食,体略高,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呈弧形,背鳍具硬刺,分布于珠江水系及海南岛。
海南华鳊伍氏华鳊
小型鱼类,俗称大眼鳊,体高,眼大,侧扁,头后背部隆起,腹部明显下凸,尾柄短而高,从腹鳍甚至肛门间有腹稜。栖息于江河的缓流处和湖泊中,常见个体长为10-16厘米。杂食性。分布于南方水系,以湘江、汉水、嘉陵江等水系较多。
伍氏华鳊台湾小鳊鱼
细鳊属的一种,体侧扁呈长棱形,体背灰色隆起不明显,侧线下银白,尾鳍灰色,其它鳍微透明,侧线鳞45-47,栖息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水的溪河中。野生数量甚少,主要分布在台湾省。
台湾小鳊鱼最后总结下,我们市场上出现的所有bian鱼,在各地名称叫法或许不一,但归根结底都属于以上9类。
感谢阅读“三十一鱼生”的文章!提升养鱼理论知识请翻看我其它文章!
娃娃鱼什么样子,对其浮而不实,不如学而不厌——三十一鱼生献上
这篇鲤鱼习性,助你在江湖迅速找到它
我国的鱼都有哪些种类
新鱼入缸后不开口吃食怎么办(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