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生活环境 >> 什么才是翡翠的种水此文几乎涵盖所有种水分
连续讲了两期的种水,我觉得是时候写一篇关于种水的总结了。
众所周知,内行看种,外行看色,那到底内行如何看种?是糯种、冰种,还是油青种、芙蓉种?翡翠的种水色耳熟能详,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种水?
油青种翡翠手镯可能有人嗤之以鼻,切~,种水还用你讲?但凡懂点翡翠的,谁还不知道豆、糯、冰、玻四大种水?见多识广的翠友,口诀都安排上了,糯种肉细不过千,冰糯无色值五千,冰种色淡不过万。当然,以上口诀针对的仅是小挂件或其他小件,绝非手镯。
还是先深入浅出的剖析一下种水吧,翡翠的种水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这里面颇有争议,在直播间和在行内,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种水不分家,有人则说种是种,水是水,有人认为种是种类,也有人说种是翡翠的新老程度,孰对孰错,无从定论。
白底青翡翠手镯年发布的翡翠国家标准,翡翠的分级只提及透明度、质地和净度,压根没提种水的定义。在分级标准中,透明度的级别对应了翡翠的商贸俗称,但提及的也是玻璃地、冰地等,至于为什么用“地”去描述,而不是种水,留个悬念。
翡翠的种,从广义上讲,可以指的是翡翠的种类,是某一类特定质地的翡翠,比如花青种、白底青等,从狭义上讲,可以指翡翠内部晶体颗粒的大小即致密程度,描述的是微观结构。
花青种翡翠手镯翡翠的水,如果单看透明度,并不足以完美体现,翡翠的水是透明度、净度、光感以及观感的综合体现。客观来讲,种是种,水是水,两者相辅相成,却不能混为一谈。种老水未必长,水长总未必老,种水相结合才最能体现翡翠的灵魂。
如果只是狭义的种水,是不涉及颜色的,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四大种水,豆种、糯种、冰种、玻璃种。豆种的晶体大多曾短柱状,好像一粒粒豆子排列在翡翠内部,肉眼可见明显的晶体边界,因其晶粒粗疏,很多都水头较干,豆种翡翠大多数颜色偏青带绿,青色的被称为豆青,绿色的被称为豆绿。显而易见,豆种质地粗水头短,整体品质偏低端,但价格却是亲民。
某翠友旅游时,大价钱买的豆种手镯糯种较豆种更为细腻,有点糯米水的即视感,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结构,透明度介于不透至微透之间。行业内又把糯种细分为糯冰、糯化、细糯等,本质上是依据冰感的强弱和水头的长短划分的种水级别,糯冰的品质相对较高。
糯种翡翠手镯冰种,晶粒细密,呈现出冰块般晶莹剔透的质感,温润如水,清亮似冰,透明度介于亚透至透明之间。根据种水的高低,又划分为冰波、高冰、正冰等。
冰种翡翠手镯玻璃种,翡翠种水的天花板,种老质细,有着锐利的玻璃光泽,肉眼看不到任何结构感,极透明,清澈明亮,通常会伴随起莹、起钢等光学效应。
玻璃种起钢的翡翠手镯如果是广义的种水,则多而繁杂,除了四大种水,还有花青种、油青种、乌鸡种、芙蓉种、金丝种等,这些种水的划分都是某一类特定质地的翡翠,取决于翡翠的颜色、种质、地子、结构等。但不管怎么划分,判断翡翠品质都是从种、水、色、工、瑕多维度考量,极其考验眼光和专业度,不少翠友在选购翡翠时纠结于选种水还是选颜色。
正经芙蓉种翡翠手镯简而言之,种水是根基,决定翡翠是否高端,在种水的基础上,颜色则决定最终的高度,在行内基本都是把种水放在首位,毕竟种水最能体现翡翠的灵魂。
但是品质固然重要,我们也要看预算,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然是建议先种后色。
金丝种翡翠手镯总而言之,翡翠的种水虽然耳熟能详,但在国际定义中,确实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如果明显不像冰的翡翠,商家非要说是冰种,就算知道他们指鹿为马,很多时候也只能无可奈何。
照例留个作业,这是什么种?但最让人费解的是,一块翡翠到底像冰块还是像豆子,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掩饰不了品质的不堪,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我是毛毛,一个玩翡翠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