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地处北纬39°,被黄海和渤海包夹。大海深情博大,慷慨馈赠大连人民以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其中就有名不见经传的冰花鱼。这种鱼当地渔民称之为面条鱼,是渤海特有的海鲜。大概因为它太小,产量太低,抑或经济价值不大,张春霖先生编著的年版《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竟没有冰花鱼的身影。
冰花鱼大概是海洋鱼类个体最小的一类了吧,长仅如一根牙签,宽如一枚细韭叶,鱼体侧扁,鱼头两边除各有一只黑色眼睛装饰外,其它通体白色,且冰洁透明,既看不到它的鳃,也无法查看到它的鳞和鳍,但它确实是用鳃呼吸的、用卵繁衍的鱼。
冰花鱼处在海洋生物链的末端,它生活在近海,常常与比它还要小的蜢虾、墨鱼豆相伴生活,以微生物为食。捕捞冰花鱼的时节在清明节前后,兜网像个大爪篱一般,下沉到海底,网眼细密如针。大海春暖鱼先知。随水温升高,微生物复苏,冰花鱼结群游泳觅食,小小的蜢虾,圆如衬衣纽扣的墨鱼豆也来赶热闹,越集越多,四五个钟头过去了,渔民开始慢慢地提网,冰花鱼正为聚会、美食而乐此不疲,不知不觉、乖乖地成为渔民的猎物,到这时它们已是在劫难逃啦。
这些进网的海底小字辈,混杂在一起。要把它们分离出来,要颇费一番周折。渔船回港把它们倒在海边的海水池里,轻轻搅拌后冰花鱼体轻浮上水面,用爪篱捞出,拣出杂质,冰洁晶莹,雪白透亮的冰花鱼就可以上市叫卖了。
冰花鱼素有严冬过后,开春第一鲜的美誉。民间吃法多样,最普遍的烹饪方法是:冰花鱼用水洗净捞出,一斤冰花鱼打入三四个鸡蛋,放细碎的葱花点缀,不用放盐和其它调味料,因为冰花鱼自身含有足够的盐份,用筷子搅匀,在锅里加入适量食用油(豆油最佳)烧至七八成热,将冰花鱼糊倒进锅里煎烹,以中小火为宜,结饼后翻它两个个儿,一盘金灿灿的冰花鱼就出锅了,鲜香扑鼻,溢满厨房,食客那是垂涎欲滴。此外在冰花鱼里不加鸡蛋,可以只加葱花,上锅文火咕噜成酱,冰花鱼结白成球,汤汁乳白,鲜美可口,不负开海第一鲜的原汁原味。还有的把冰花鱼剁碎成泥,下在新鲜小白菜汤里汆丸子,那是丸香,汤鲜,别具一格,也是不错的选择呢。
冰花鱼因为个体小,不易保鲜,加之捕获量小,只有小商小贩提桶擓筐在农贸市场叫卖,难登超市的大雅之堂,一般人很难尝到。对初到大连的外地人来说,冰花鱼那是“藏在深闺人不知”。时值初春,正是冰花鱼登市时节,走过路过,你可别错过冰花鱼的美滋美味呦。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作者简介丁照德,网名北洋渔歌,辽宁盖州人,大连市甘井子区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用拙笔记录生活,用文字豁达人生,有多篇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作者生活照
往期回顾丁照德迟到的约会丁照德
阿尔山市印象丁照德
咏草丁照德作品六首丁照德
阳台春秋丁照德
冬雨留痕丁照德
我家党龄一百五十年丁照德
中国海域的独苗“鳕”丁照德
老妈的美食——玻璃叶饼丁照德
无名街随想丁照德
光荣在党五十年有感(藏头诗)丁照德
一次难忘的狭鳕厨艺大赛丁照德
故乡的草丁照德
话说带鱼丁照德诗作八首丁照德
二米饭丁照德
野菊花(散文)丁照德
漫话梭子蟹丁照德
秋捕对虾丁照德
母亲与枣树(散文)丁照德
我们班的棕红马丁照德
海草与海草房丁照德
追忆抗日英雄穆岳丁照德
渤海湾里放流网(散文)丁照德
乡村里的“冬奥会”丁照德
撒年糕(散文)丁照德
人勤春早海菜香(散文)丁照德
鲨被误网而“杀”丁照德
冬闲话粪筐丁照德
我与俄语和俄语老师丁照德
阳台花草吐芬芳(散文)丁照德
回眸难忘的《一封信》获奖感言曼谷,我的记忆李达
黄土地里的希望(散文诗)
母亲的守望
竹林清风我又想三姨了天花疫苗的研制舒伯特小夜曲清流河上水中花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WeAretheWorld(四海皆一家)竹林清风墨海雅韵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原创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