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习性 >> 盘点海南罗非鱼ldquo产业共创
海南罗非鱼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与沉淀,早已成为海南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中美 风险升级,以及环保政策对水土资源利用的限制,增量型增长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已触瓶颈,罗非鱼加工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受到(如巴沙鱼)冲击,发展受限。同时,产业基础数据不足,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和数字化程度较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鱼病问题长期难以解决,行业上下游缺乏沟通与协作,更让曾经辉煌一时的海南罗非鱼如今面临重重挑战。
为了让海南罗非鱼的价值重获尊重,振兴行业,提高海南罗非鱼的品质,年1月,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智渔”),作为一家非营利的行业研究与支持机构,率先发起“海南罗非鱼产业规范化养殖项目”,迅速获得海南省罗非鱼品牌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苗种、饲料、加工版块的龙头企业和经销商们积极响应。最终,以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包括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企业、经销商、设备服务方、加工厂、养殖户、行业协会和智渔共八方联手,遂称“八方项目”,于年6月正式启动。历时八个月风雨, 一口项目塘年1月18号的顺利起捕意味着该项目暂告一段落。
收鱼,真的很开心啊!
转眼又到投苗季,很多罗非鱼从业者都很好奇,这“八方项目”到底是亏是赚,到底踩出来哪些坑,今后还要不要继续呢?
全产业链协作
据了解,项目从年开始策划,年初,智渔组织各方就生产规范、用药规范、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监管流程、生产排期、奖罚规定等方面开展多次讨论。可以想象,要让不同背景和生产环节的各方达成共识并不容易,所以前期工作就耗时四五个月。最终,各方达成共识,明确了坚决杜绝违规用药、建立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的项目目标,并签署了各方认可的协议。然后在促进会的支持下,依据《海南省罗非鱼池塘生态养殖安全可控技术规程》中有关池塘选址建议进行养殖场和池塘筛选。如此来看,这也是行业有史以来较少见的贯穿整个产业生产端上下游的协作试验。
“海南罗非鱼产业规范化养殖项目”
部分参与方合影
此举不仅整合了各方在塘头的技术服务,更意在建立行业内监管、信息共享、奖罚等制度,并尝试使用特定品牌种苗与饲料、24小时自动溶氧监测设备监控水质,从而严格把关鱼的品质。加工厂采购合格的成鱼后,将按事先约定的规则,根据养殖周期内开展的抽检评估得分情况,给予相应奖励。据悉, 的情况下每斤鱼可获奖励两毛钱。
严进严出
严格的筛选条件并没有阻挡养殖户的投入热情,在听说有这样的奖励活动后,海南的 养殖户跃跃欲试,到处打听如何加入到项目中来,甚至连经销商也四处询问如何组织这样的生产协同活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项目最终只纳入了9个养殖场共计60个养殖池塘,并在随后的严格监管过程中,淘汰未达到生产要求的池塘, 只剩下8个养殖场、34口池塘。
养殖户在卫星地图上
选择和标定示范塘
选塘只是开始,规范养殖、生产数据记录及监管才是项目的重点。为了更有效的执行监管和奖惩规定,饲料厂、加工厂、经销商和促进会各派代表组成了项目管理委员会,明确了生产周期内其巡塘抽检的执行细则和各方职责,在保证对养殖户提供服务和定期监管、督促规范生产的同时,整合了饲料、苗种和动保等“跑塘”、“走访”、“服务”部分重叠的资源,节省了人力和物料,同时,对养殖户的指导和提醒也更加全面及时。项目历时8个月,项目管理委员会共计塘头服务和抽检余次,送检罗非鱼样本个,送检水质样本45个。
项目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与养殖户交流
项目管理委员会使用的巡查计分工作表
养殖户都有自己的养殖“习惯”,过去不在意的垃圾堆放等卫生问题、生产数据记录空缺,甚至药物使用情况不明等问题都一次次的被提出改进要求或警告,甚至有触碰项目底线违规用药的养殖户被即刻取消项目资格。养殖户直言,“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这也要记,那也要管……但我知道这么严格是对养鱼好,对我们好”。据了解,奖惩规则为计分制,每条规则有不同的评分,养殖结束后的最终得分将直接决定获得奖励的高低,单个池塘管理不符规范达到一定程度会取消该塘的名额,部分违反项目原则的行为养殖户一旦触及会失去参与资格。项目结束后共计有40次警告,次扣分,11口池塘违规退出,1位养殖户被取消资格。
管理委员会在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