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淘金TikTok,交个朋友有些野心

发布时间:2023/2/11 8:17:18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电商在线,作者

王亚琪,编辑

斯问

没有人不眼红Tiktok的流量,但第一批盯上“流量红利”的人,已经开始学会保持“警惕”。

这种警惕来自过去一年多时间的摸爬滚打——如果你在01年选择入局Tiktok,你大概率会被五花八门的培训课率先“收割”一波;经历了手忙脚乱的注册、开店、上品、开播之后,却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爆单”,徘徊在10美金的客单价背后,似乎只有标着0.99美金的引流款,才能吸引外国顾客的兴趣;即使你选择当个甩手掌柜,将这麻烦活都丢给服务商,每个月10万元起步的代运营费,最终也多数打了水漂:“谈赚钱?先考虑保本的事吧。”

这是一个蛮荒的市场,信息差、认知差造成的混乱和不信任感,让多方角色挤在同一个池子里鱼龙混杂。Tiktok到底赚不赚钱?赚到钱的是不是都在闷声发大财?做培训的、做电商的、做主播的,都各有定论,但你很难辨别这一切:市场是新的,消费者是陌生的,最关键的是,平台的运营模式、流量玩法也都是从零开始,人、货、场都充斥着不确定性。

01年3月,TikTok印尼小店上线;一个月后,英国区小黄车又紧跟着开放;抖音珠玉在前,国内的品牌和商家,彼时都对面向海外市场的Tiktok抱有期待。第一批小白玩家交了学费,经过一波“培训”洗礼后,奔赴掘金地,最终让“搞培训的比搞Tiktok都赚的多”;第二批有货源、有跨境电商经验的玩家进场,卖玩具、卖水晶,江湖总有“xx商家很赚钱”的传说,但看不见的角落,一批一批的商家也在悄然退场——Tiktok依然充满诱惑,红利仿佛在朝你招手,但今年以来,品牌和商家都开始更谨慎地看待这个市场,避免成为“炮灰”。

一个星期前,「电商在线」采访了抖音头部直播平台“交个朋友”,除了官宣入局Tiktok以外,“交个朋友”海外事业部负责人郝浠杰透露,“目前交个朋友的海外业务,单月收入环比增长能达到50%—70%,个别月份达到%的增速,我们预测明年将达到最高增速。”与此同时,郝浠杰也立下Flag,“交个朋友”明年整体海外营收的目标是达到1亿元。相比一年前,这实在不算是一个特别好的入局时机,市场温度在降温,商家不再盲目跟从,但这确实又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身处头部阵营的玩家入局,能让市场更透明、更规范,重回正轨。

「电商在线」走访了多家Tiktok官方服务商、Tiktok创业者、主播、商家,他们中有的赚到了钱,但扣除人力成本和退货成本,称“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有的诉求更长远,“赚钱是次要,我们需要提前站位,现在不爆发,但爆发的时候我们要立马跟上”;有的干脆表明,“有搞培训的人亏本在做漂亮数据,拿出去忽悠小白,搞坏了真正做生意的环境,不再信任这个市场和同行。”

Tiktok需要“正规军”,“交个朋友”此时入局,是行业拐点到了吗?

营销和培训先行,电商后行

如果细究起来,“交个朋友”已经不是一家传统概念上的MCN公司。

“我们(交个朋友)在国内有五六块业务,比如供应链、团长、自有品牌、代运营、培训,其实这些业务都能够出海,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承接。只是我们认为现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让大家知道出海怎么做,这个部分目前是由(交个朋友海外电商学苑)这边来承接。”郝浠杰告诉记者,另一个方向则是从实际业务层面考虑,广告营销会是一个早期更易切入市场的业务,“营销这块在明年年底会非常稳定地进入较大的收入和利润规模。”

郝浠杰所在的海外事业部,主要做的业务分为三块:1、海外红人营销;、达人的CPS(按销售付费)分销;3、直播代运营。目前,海外红人营销贡献了整体海外收入的70—80%,达人CPS分销占0—30%,直播代运营只占10%左右。郝浠杰认为,从全球内容平台的发展历程来看,广告是最先能够让平台上的网红赚到钱的模式。“电商相比广告发展会晚一些,短期去看,我们会相对侧重广告业务,但长期来看广告和电商都会兼顾,我们认为最后占比在6::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有意思的是,他提到,电商更多时候需要跟着平台节奏走。

交个朋友开设海外电商学苑账号,旗下主播已经开始预热

“顺序”。什么时候做什么业务,总是被人轻易忽略,但对于全新的市场和平台而言,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至关重要。“交个朋友”先侧重广告,有平台发展和业务生存的考虑。

TikTokInformationTechnologiesUKLtd在英国公司大楼上公开提供的文件显示,01年TikTok在欧洲营收超过9.亿美元,其中,广告业务创造了8.03亿美元,而据《晚点》报道,01年TikTok电商的累计GMV仅10亿美金,这样的销售体量,对于商家而言,很难撑起成本较高的电商业务——以代运营举例,不同国家Tiktok电商的开放程度本就不同,平台尚且还在开拓市场的阶段;其次没有足够单量,Tiktok几乎无法产生抽成收益,仅做代运营的服务商很难覆盖成本。同样,代运营在“交个朋友”的收入占比,暂时也是较低的。

之所以强调顺序的重要性,还因为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市场已有“前车之鉴”。

Tiktok主播Dora告诉记者,自己去年11月签约了广州粤字头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这是一家Tiktok官方认证的服务商。公司业务以培训为主,每月学员有10多人,月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但是疫情让线下培训难度加大,且随着Tiktok的入局者增多,各种培训班和内容也越来越泛滥,甚至出现了根本没运营过Tiktok、纯粹为“割韭菜”的商人,之后公司业务重心转移到电商。“最初尝试英区,但效果不好,现在做东南亚市场的服饰,在细分品类下能排到前3,一个月也能营收30—40万元。”

Tiktok主播Dora

即使如此,Dora也直白地表示,愿意合作Tiktok的供应商并不多。由于Tiktok的市场处于初期,抄袭和价格竞争无法避免,客单价很低,基本都徘徊在10美金左右。退货率很高再叠加上单量较小,这让没有供应链的商家举步维艰。供货的商家尚且如此,品牌方更不会执着于要找专职的代运营,有限的预算就更多花在了营销,以及短视频分销上。

相较而言,商家资源是“交个朋友”摆在台面上的优势——郝浠杰表示,“我们背靠交个朋友,目前的客户70—80%都是中国客户出海,我们积累了很多商家资源,通过业务协同,也能有助于我们在早期比较快地获客。”换句话说,以目前平台的生态来看,先从营销切入,逐步提升电商客户的比例,这既是商家更能接受的过渡方式,也是“交个朋友”等服务商角色,能在新平台相对谨慎地开展业务,进一步摸索平台玩法的策略。

Tiktok的信息差和丛林法则

头部机构入局Tiktok,同样布局了培训业务,是新一轮割韭菜吗?

对Tiktok市场已有警惕心的商家,难免对此有所顾虑。从和“交个朋友”的交流中,我们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点是,确实有商家能在Tiktok上获得不错的收入。

“交个朋友”海外电商学苑负责人Alex表示:“今年五六月份,我们走访调研了大量商家。我们发现,像短视频带货这部分已经跑出了非常多案例,大概一个月跑出来几十万上百万美金的,这样的商家比比皆是。而直播带货方面,也有一些头部的直播间出现,但是(直播)对商家选品的要求相对来说会比较高。”这一点,记者也在走访时得到部分验证。比如,Dora透露,“虽然不帮商家承接短视频带货,但短视频一直有尝试。之前有一条短视频爆了,带货多马币,折合人民币六万多,短视频有时候甚至可以占到半个月的直播销量。”

Dora分享的部分后台数据

然而,市场的不透明,让商家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交流难以顺畅地进行。

Tiktok官方认证的服务商桔夕网络,其海外事业部负责人ALAN告诉记者,目前团队规模0多人,其中5个是主播。“我们认为Tiktok是可以创造利润的,只是要找对方向,方法可能还藏在一些信息差里面。”但其表示,能真正赚到钱的商家非常少,他们能做到自负盈亏,但也只能“赚一点”,且是“熬出来的”。

海娱文化创始人李清玉则干脆表示,还在亏钱。“目前一个月能收入0万元左右,但还是包不住成本。”李清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暂且先不算退货这些。TK的员工薪资本身就相对较高,因为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我们的六人团队中,主播一个月的薪资在—元区间,此外还有提成,运营、操盘手加上剩下的员工,一个月的固定人力开支大概也有—元,房租元,再加上其他的水电等。这样算下来,其实并不怎么赚钱。”但李清玉也表示,最初入局Tiktok也不是为了赚快钱,更多是为了早早地站位。“确保这个市场万一起来了,我们能及时跟上。”

从以上几家的情况中总结可以发现,Tiktok的丛林法则尤其残酷,而现阶段,信息差、认知差带来的问题几乎困扰所有商家。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生态更健康地运转下去,培训业务其实有其需要开展的市场必要性。但前期赚培训钱的商人搅乱了市场,想要扭转局面,需要重新塑造市场标准和信任。头部玩家来做这件事,目前看是最合适的选择。

“今年1月我们会推出课程,但是还不是规模化的交付,因为对于我们来讲口碑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去砸交个朋友这个牌子。”Alex表示,起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1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