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形状 >> 妙用节奏用长短句的语言形式塑造情感
一、何谓节奏
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各位读完这一段话是不是有一种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回想学生时代学这一篇文章时,感觉余老先生写得真好,语言原来可以这样美。但是每次翻到这一篇文章时,都要下很大决心来读。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感觉此类文章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后来读了一些书之后才知道它的好在哪里。余光中少年即离开大陆,居住台湾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大陆的亲人,随着年齿见长,那种思念之情近乎于迷蒙。余老在喃喃自语中,只好借助长长的句子来排遣这浓浓的乡愁。
我们再看一篇文章: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这是初中文言文蒲松龄写的《狼》。文章开头连用五句话,每句话四个字。这是何种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把这些字改成同一个字就发现问题了。比如:“嚓”字
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
现在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节奏快了很多。我们仿佛看见天晚后,屠夫急匆匆的脚步,两只狼紧随其后。情势十分紧急。一下子就给全文营造了一种紧张的基调。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原来句子的长短形式可以表达情感、可以表达心情。
为何句子长短可以表达情感,可以营造氛围呢?
其实这里涉及到的是句子的节奏问题。
那么什么是节奏呢?曾国藩曾说“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之声“
这是因为
二、节奏那些事
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语言形式也会各有不同。
1.短句理性、热烈。
短句,句子短,节奏明快。它往往用来表达焦急、喜悦的心情。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林海音《窃读记》
在文章的开篇,作者为了表达我着急的心情,连用“转“”看““闻“”听四个动词,四个短语表达我急于赶往书店的心情。这是短句带来的效果。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汪曾祺《豆腐》
本段多用短句,表现汪氏吃豆腐的熟练和怡然自得的神情。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桥》
“像泼“”像倒“两个词语,两个句子,很短,很急促。作者用这样短的句子表达了当时形式的危机。《桥》这篇文章发生时间就集中在一个晚上。形式十分危急,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采用的形式基本都是短句。
2.长句感性、情浓。
相对短句而言,长句在情感表现方面,显得更加感性和情浓。不信,我们来看一首五言古诗和是一首七言绝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很明显七言绝句感情更是浓烈,而五言诗虽然思想却感觉不到思乡到悲伤的地步。如果将其删成五言:
西辞黄鹤楼,三月下扬州。远影碧空尽,长江天际流。
改变之后,是不是感情冷谈了很多。
还有司马迁的《史记》中《荆轲刺秦》官方版”的一段: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司马迁《荆轲刺秦》
这段文字,因为句读的原因基本都是短句。读者读完之后发现,一路着急,读之让人有点窝心。如果把短句去掉几个,变作连贯的长句,惊险的感觉才出得来: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司马迁《荆轲刺秦》
同样的内容,因为句读的原因导致句意断了。一个读下来让人着急,一个让人读下来惊心动魄。这是长句带来的效果。
3.长短句相结合。
贾平凹曾经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这是对汪氏文字上的褒奖。
汪曾祺的文字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呼和浩特,想了想,找了把铁锹,把老堡垒户的开满了蓝色党参花的土台上刨了个坑,把这棵山丹丹种上了。
——汪曾祺《草木人间》
这句话读起来特别舒服,有一种音乐的感觉。它是来自于这句话的长短句的结合,句式的参差不齐造成的节奏性和音乐性。这种语言形式上的变化,恰恰是作者情感的外在表现。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铁凝《盼》
铁凝的这篇文章也是善用长短句相结合的典范。作者盼望有一件雨衣,雨衣有了之后盼望下雨,下雨之后急忙穿在身上。那种快乐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其实贯穿整个文章的语言形式都是这种长短句相结合成就的。
用句子改变节奏,用语言形式表达你的情感。
我的创作:
请用本文所学,写一篇关于表达“开心或悲伤”的段落。
名师推荐:
1.司马迁《荆轲刺秦》
2.汪曾祺《草木人间》
3.余光中《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余光中散文精读/诗歌精读2册淘宝月销量¥38.9¥72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