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形状 >> 敢为西南之先的工厂化养鱼
鱼的“工厂化”养殖也就是设施化养殖,又称高密度养殖。
怎么养?要受哪些条件限制?就这些问题笔者在7月下旬采访了合川区沙鱼镇“重庆沙鱼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延黎。
话还得从唐延黎在在三峡职业学院读书时说起:一次在学院图书馆看到一本《水产杂志》上有这么一条消息:“重庆市每年需进口九十多万斤高端鱼类,而这些年还在逐年上升。”
年唐延黎到南方打工,接触到广州养殖场将粪便(猪粪、牛粪、鸡粪等)分解发酵后制作有机肥和制作鱼饲料,了解到了马来西亚的热带高端鱼种“苏丹鱼”,又叫“皇帝鱼”,意思是皇帝才能享用的鱼种,是世界顶级食用鱼种。那是因为苏丹鱼品质极其优良,体内没有黑膜,也就没有腥味;刺很少,比草鱼还少;肉质特别鲜嫩,与桂鱼相似;鱼鳞可食用,不必去掉,其中含有大量的磷与其他微量元素(如硒)和多种氨基酸;如果是清蒸,鱼鳞软而糯,鱼皮胶原蛋白丰富;如果是煎来吃,鱼鳞是脆而香。
前几年广州多地试养苏丹鱼,并有批量出鱼,介格极好,高达50元一斤。苏丹鱼属于热带鱼类,草鱼身,鲤鱼头,喜温:16—33℃,对水的要求高,经过处理过滤的地下水就非常好。
年,唐延黎到到广州学习苏丹鱼的养殖三个月。年再一次去广州学习三个月,并做场地建设,把原有的一亩多地鱼塘改建为工厂化鱼池。4月引进10万尾,分养在在两个鱼桶,经过两个月的喂养,长势良好,每一尾都长到了一两多。6月,再引进15万尾。
工厂化养殖,密度大,耗氧量多,对水的要求高。通过几个月的摸索饲养,唐延黎基本掌握了苏丹鱼生活习性以及对水的处理,防病消毒的关键要点。苏丹鱼很娇气,不能受伤,只要有一点小的伤害就会引起死亡,所以在运输和分池时要小心操作。
唐延黎为什么要养苏丹鱼呢?那是源于生态大保护战略的全面实施,长江全流域禁鱼。于是他又想起了在三峡职业学院读书时看到的《水产杂志》关于“重庆市每年进口90多万斤高端鱼类”的事:“现在全面禁捕了,岂不是要进口更多?”“我们为什么不能养高端鱼提供市场呢?像原来人们吃惯了江团、翘壳这些高端鱼,现在没有了就可以吃苏丹鱼来弥补”“现在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正进一步实施,各地都有大量的闲置的水田、山坪塘。”“目前‘四大家鱼’产量低,附加值不高。难道不可以改养苏丹鱼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对这一连串问题的再三思考,唐延黎决定为新型养鱼闯出一条新路。
目前,在广州长寿之乡鼎湖利用山泉养殖苏丹鱼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合川有丰富的地下水,通过处理也可以获得优质的水源,这就为养殖苏丹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养苏丹鱼。这只要技术过硬,不但可以向市场提供更多的高端鱼,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合川是重庆的水产之乡、鱼米之乡,我们应该在渔业的发展上做出我们“90后”应有的贡献:为乡村振兴及产业的发展做出一支标杆:让乡亲们明白:劳动致富,背井离乡挣钱不是唯一的途径。立足乡村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业,做一个新型的农民并不比打工挣钱差。
合川沙鱼农业有限公司唐延黎的苏丹鱼养殖“工厂”
唐延黎的想法和董事长唐磊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决定分两条腿走路:唐延黎到广东负责养鱼技术的学习,唐磊和其他公司领导则负责养鱼池的改造和设备的建造。他们先期投入近五十万元,在原来养“四大家鱼”的庭外鱼塘底部打井获得地下水,并安装了一个个20M3养鱼池,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在今年四月就开始引进苏丹鱼苗。
如今,唐延黎的苏丹鱼长势良好,照这样下去,再分几次桶,到十月底,就可以长到一斤一尾,每一立方米鱼池可以获得斤的鱼产量,每个鱼桶可以获得斤的产量,每亩鱼塘可安装五个养鱼桶。其余安装净水桶。这产量就是一万斤/亩。扣除所有成本,每一斤鱼也少不了五元的纯利润,每亩可收入五万元。比养“四大家鱼”强了几十倍,而且养鱼桶可以用很多年,第二年只需投入育苗种钱就可以了,不需再投入设备费。看着一尾尾活蹦欢跳的苏丹鱼,唐延黎就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主任编辑:张伟记者:张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