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繁衍 >> 今日诗词人物诗人节感吟
屈祠口吟
贺福开(静轩)湖南
松虬樟翠耸江头,仰圣今朝畅此游。
独醒亭边兰芷放,诗碑廊里墨香流。
离骚辞满忠臣泪,哀郢篇存国是忧。
汨水忠魂谁不敬?龙舟角黍吊千秋。
次韵阎克敏老师《浅夏漫吟之七》
光荣
熏风作秀柳缠绵,郁郁新榆长满钱。
懵懂鞭蕖先露角,铿锵魏紫又争妍。
莺啼夏序红情藉,蝶恋庭花绿意牵。
如梦欣荣如意令,吾将平仄抱来眠。
端午
康俊英(吉林德惠)
槛外清风取次香,也如心愿一般长。
岂无辞藻吟端午,自有梧桐落凤凰。
知你明朝神奕奕,祝吾今日国泱泱。
关东入眼诗情最,皓月看时似盛唐。
端午怀屈原
唐風(纽约)
雄黄未许可消愁,端午持觞现隐忧。
年历已翻新册页,思维岂逐旧潮流。
怀王亡楚因谗信,屈子沉江为诉求。
艾叶芬芳驱疫疠,诗魂岁岁咏龙湫。
端阳沈吟
刘祖珍
艾香过节作沈吟,文化非遗传至今。
抱石投江悲屈子,怀沙绝笔寄冯心。
汨罗带恨幽衷远,湘水招魂感慨深。
殉义精神终不替,嘉猷贻厥献丹忱。
端午节怀古
邓嵘
端阳又至忆潇湘,万户消灾祭国殇。
楚地因江夸浩渺,怀王宠媚陷锒铛。
今人不省雄黄烈,何日方闻艾草香?
百怨郢都谁谏语,忠魂一恨水茫茫。
端午节抒怀
马俊侠(无私天地宽)
时逢仲夏又端阳,追忆当年风雨狂。
滚滚江河沉傲骨,昭昭日月鉴忠良。
几篇雅赋千秋颂,一代贤臣万古芳。
击鼓龙舟鸣旧恨,高山仰祭品流香。
诗人节感吟
孙艳华
自古诗人多气节,离骚一曲万年芳。
郢吟不绝声悲切,沂咏相闻舞漫狂。
元亮修篱情种菊,务观游苑绪涂墙。
推敲驴背有佳兴,平仄人生百味尝。
壬寅诗人节将临怀屈原有感
许长锋
怀沙没后楚辞彰,春水流过秋水长。
山魅猨愁依旧涧,越舟鼓亢入新乡。
故交已向诗中老,素愿犹从笔底藏。
剩有幽怀翻冷梦,江河谁复奠词章?
端午遐思依许长锋众诗丈瑶韵
姚庆才
又逢蒲节索诗肠,百感不离思故乡。
巷尾采莲留旧俗,海中抓鸭戏端阳。
煎饦千片補天漏,角黍万家裹韵藏。
五里桥头怀屈子,阎闾深处听兰章。
注:端午节闽南安海一带仍保留龙神采莲“嗦啰嗹”及“煎饦补天”等古老民俗。(“饦”闽南语读平声。)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端午感屈原
郑国江(澳门)
端阳触感汩罗涯,爱国精神世永怀。
黍粽拋江诱饥鱉,龙舟践浪觅忠骸。
冲云汉气高千仞,恸郢都情哀滿街。
站列仙班增屈子,凌霄殿上令名排。
端午感生日祭屈
萨夫
又逢端午祭先贤,君死吾生竟一天。
人在世间频甚问?心操国事有谁怜?
忠臣自古忧民乐,奸侫向来图自全。
江上龙舟今又渡,不知屈子在何边?
祭屈原
景国亮(山西)
艾香萦系眺南州,兰蕙芳中一水悠。
忠概大夫相去远,冤屈遗恨几时休。
离骚抱愿忧亡楚,气骨归真怀故丘。
吾辈逢时举杯酒,唱诗粽宴酹江流。
端午悼屈原(通韵)
张广明
大浪淘沙浊复清,凋花逝水两无情。
子规啼落潇湘雨,残梦牵来汨渚风。
屈子至今同日月,离骚一向胜刀兵。
飞舟竞渡鼓声震,涛卷沉泥起怒鹏。
次韵何会长《端午将至祭屈原》
李培玉
汨水汤汤逐浪高,湘云渺渺楚天遨。
人抛香粽情怀寄,鼓振龙舟胆气豪。
九域含悲思国士,千秋祭祀诵离骚。
尽倾蒲酒招魂魄,一曲仙音念节操。
端午风
杨根喜
端午风潮罕见狂,满山遍野采青忙。
相寻艾草人车远,置放门头符纸黄。
巧手神缠千色粽,痴心急送后禅堂。
情牵过往云烟里,泪洒江边化水凉。
诗人节遐想
汪侠(大侠味道)
习俗亲人粽子开,欣逢节日汨罗哀。
心中别赋生寒意,梦里离骚弄影哉。
欲作龙舟游阆苑,方随虎艾醉蓬莱。
英贤报国情无限,祭祀悲吟竹韵裁。
端午祭屈原(新韵)
张苏
汨罗水畔祭英魂,掩泪悲歌念故人。
天问一阙盈史册,离骚几部绕梁音。
楚词浪漫传文脉,诗祖高洁醒世文。
情系家国昭日月,艾香几缕总思君。
端午老伴包粽子
丑奴儿
膨胀牛皮岂是吹,瞬间案上粽儿堆。
丰腰鼓鼓学吾样,小角尖尖助你威。
见状盆花馋破口,闻香巢燕笑弯眉。
神仙若请传厨艺,人到蓬莱莫忘归。
谒李清照故居遣怀
张洪斌
双脊歇山廊庑深,碧丛竹径绿生阴。
大明湖畔惊才气,趵突泉边少女吟。
溪路柳垂寻逸韵,石梁花落访遗音。
词坛婉约自成派,漱玉遒章耀古今。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屈原祭(新韵)
王安国(山东)
五月鱼肥粽米香,龙舟竞渡顺风扬。
滔滔江水埋忠骨,滚滚红尘育栋梁。
半部离骚屈子泪,一篇天问楚君殇。
英雄自古人人敬,青史留名济世长。
端午悼屈原
牛毅(内蒙古)
龙舟争渡吊灵幽,波涌深悲墨客愁。
爱国丹心昭日月,兴邦美政耀春秋。
天才歌手雄辞灿,浪漫诗章气韵悠。
一曲离骚东逝水,英雄淘尽大江流。
端午吟
叶秀嫦
又是西乡裹粽香,离骚一曲唱衷肠。
龙舟赛事年年起,屈子精神代代扬。
擂鼓高呼争桂冠,举旗猛跃闹端阳。
迎风破浪浑无畏,呐喊潮头慨也慷。
黄州游东坡赤壁景区遣怀
张洪斌
赤壁石亭镌墨痕,东坡游处现豪言。
词章气吐虚怀见,风釆身如傲骨存。
苦乐人生明月魄,孤清仕路大江魂。
诗乡慕古佳篇诵,瞻拜苏公酹一尊。
端午赛龙舟
汪侠(大侠味道)
战鼓咚咚促赛舟,征帆点点映龙头。
加鞭夺锦争无敌,起舞摇风竞最优。
棹影云旗迷汉渚,歌声玉笛向东流。
湘江屈子精神在,千古诗情史册修。
端午节赞美勤奋工作的内二科全体医护
王耀华
笑绽熏风你最甜柔情细语动心弦。
和颜奉献亲人爱,倩影穿梭病友安。
精艺临床施妙手,阴霾散尽是明天。
粽香未品端阳日,天使如来健体还。
壬寅端午节(通韵)
无私天地宽
汨罗涌浪淌声扬,似诵离骚唱九章。
幽咽琴音歌皓月,葱茏岸草仰朝阳。
楚山俯首松行礼,湘水行舟粽祭江。
屈子精神昭后世,忠魂不朽永流芳。
端午感怀
金香茗
风雨飘摇三楚地,屈平孤愤跃狂波。
精神似火阴霾减,岁月如流朗日多。
纵使奸邪频诡计,依然正气亮长河。
离骚天问真名赋,千载谁能忘浩歌。
端午祭屈原(新韵)
张景轩(内蒙古)
屈子汨罗傲骨风,忘筌借问抱石翁。
楚君不顾离骚泪,诗圣披涛了苦衷。
万粽投江鱼饱腹,九州祈佑大词公。
今朝端午谁人祭,百姓青莲菰米红。
端午情怀
郭海(赤峰市)
汨罗江水荡苍茫,糯粽香飘艾草芳。
舟棹条条争渡越,鼓声阵阵竞飞翔。
离骚天问九章著,哀愤情怀一段殇。
屈子忠魂今尚在,先贤精进气轩昂。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端午抒怀
丘富开(福建长汀)
五月端阳米粽香,心怀屈子感情伤。
龙舟竞渡潇湘水,野艾煎熬草药汤。
门挂菖蒲驱鬼魅,酒斟瓷碗饮雄黄。
千年绝唱离骚在,万众吟哦诵九章。
剡溪吟草(新韵)
曹永伦(内蒙乌海)
阳春三月访溪口,满目春光景色柔。
竹翠松苍遮峪道,桥妍水碧过扁舟。
妙高台上寻君梦,四字碑前验子仇。
夙愿烟飞留府第,山河依旧客来游。
端午随笔三首
刘结根(文刀)
〈一〉
时逢节日最堪怜,客在他乡几十年。
每笑儿时包粽子,难忘岸上撵龙船。
贫乡自有寻常乐,闹市谁无反复眠。
黑发奔波归去老,不忧衣食却茫然。
〈二〉
五月初头昏欲睡,离情索索绕端阳。
沿江两岸龙舟舞,饭桌千家粽子香。
鬓白迎风添冷落,天青背日起苍茫。
非关独爱杯中物,此物能消客梦长。
〈三〉
清风来去寂无痕,粽子香飘小店门。
性拙难交邻左右,身疲独爱景晨昏。
人从俗事夜从梦,水有源头树有根。
为望关山遥隔远,喑生惭愧负亲恩。
祖国万岁?纪念屈原
王爱武
汨罗江水到如今,绝代屈原往事吟。
国泰雄黄如意酒,民安粽叶了然心。
哭廷七日臣存楚,累茧长途士有音。
天道沧桑三户在,鱼肠岂可毁森林。
注1:存楚,释义:
春秋时吴国攻破楚国,楚申包胥赴秦国求救,在秦廷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发兵败吴而存楚。见《左传·定公四年》。汉田邑《报冯衍书》:“墨翟累茧救宋,申包胥重胝存楚。”后用以指为国效忠。唐骆宾王《咏怀》:“宝剑思存楚,金鎚许报韩。”
注2:累茧解释:
亦作“累趼”。谓由于久行,足上磨出重重硬皮。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石榴红
倪少芬(上海)
石榴花绽压枝红,绿叶情深揽臂中。
蝴蝶双飞交谊舞,嫦娥窥醉出天宫。
金沙岛端午赛龙舟
乔维祖(宁夏中卫)
湖面波光碎银洒,龙舟竞发祭天殇。
原平报国以身殉,塞外边城飘粽香。
无题
李秀江
又到端阳汨水奫,文情畅溢祭忠臣。
荧屏哀愤诗千首,熟读离骚有几人。
端午情思
林湘
一声祝福暖柔肠,艾叶窗前送暗香。
我采月光七分白,轻轻放在尔身旁。
端午祭屈子
姜希峰
何犯龙颜去问天,忧民疾苦寄吟鞭。
九歌唱罢国殇赋,汨水招魂哭楚贤。
端午情思
赵敬芳(阳光)
莺唱悲歌河柳静,龙舟苇粽寄哀情。
香包艾草驱虫疫,华夏安康屈子明。
端午节
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端午家家米粽香,神州户户笑声扬。
龙舟赛胜千年赏,艾草悬门献吉祥。
端午节祭屈原(新韵)
王安国(山东)
金丝缠绕粽飘香,端午佳节故事长。
一曲离骚屈子泪,名垂青史永流芳。
屈子吟
陈志鸿(湖北)
屈子忠肝为楚臣,庸君难伴化真神。
汨罗遍撒千千粽,不让鱼儿近汝身。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步韵敬和周文彰会长《端午节-中华诗人节》
刘瑞麟(江西)
粽甜五月过端阳,爱国情操九域香。
每读离骚添志向,人生一世效忠良。
屈子恨(新韵)
王安国(山东)
昏庸无道楚怀王,逼迫贤臣跳汨江。
倘若听从屈子意,焉能客死在他乡。
端午感怀
李遵新
竞技龙舟五月中,萋萋艾草百花红。
香飘粽味千家院,总寄情思念屈公。
悼屈原
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离骚一曲缅怀伤,壮志忠心万古芳。
日月高悬青史录,精神永驻照端阳。
端午雨悼屈公(新韵)
王安国(山东)
端午时节细雨绵,天公作泪祭屈原。
千秋忠义留青史,虽死犹生代代传。
端午节天阴
成宝平
远闻鸟语近闻花,晨雾已遮东出霞。
粽子油条蛋黄酒,此时何处不思家。
端午节有感(新韵)
东昌居士
楼门挂艾过端阳,万户千家品粽香。
感谢生于华夏地,平安社会幸福长。
祭屈原
张九元
端阳悲雨悼忠臣,屈子冤情惊鬼神。
诚谏难言存国志,汨罗江畔恨成仁。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端午
苏品学
粽叶飘香季,因风念屈原。
汨罗江水急,江水载忠魂。
端午节有感(新韵)
王安国(山东)
端阳粽米香,投进汨罗江。
求到龙王令,免得屈子伤。
端午读橘颂缅怀屈原
陈玲静(浙江)
仙师遗橘颂,句句饱深情。
碧绿花儿貌,青黄果实婴。
超然立于世,决不索虚名。
秉性天生就,酸甜自透明。
端阳(新韵)
瞿梅初(湖南汉寿)
五五端阳日,中华火热天。
艾蒿千户挂,蒲草万门悬。
角黍投江底,龙舟破浪尖。
乾坤新景象,处处悼屈原。
端午节
汪侠(大侠味道)
布谷声声唱,端阳屈子歌。
龙舟挥战鼓,角黍引雕戈。
爱国雄心表,忧民壮志哦。
离骚倾后世,天问映山河。
祭屈原
姜丽军(山夫)
又逢端午日,还祭大夫恩。
汨水藏高士,云台拒直言。
华堂遗楚韵,蓬户有招魂。
犹记怀王蠢,千秋屈子怨。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卜算子?端午
范诗银
湘水剪情丝,楚霓裁心叶。折折缠缠无限思,捧捧千秋雪。
何处九歌台,续我招魂阕。一箭风长一桨圆,一片端阳月。
西江月?端午祭屈原
卢秋蓉
五月端阳节至,姊归故里魂招。荆湘大地祭声高,纷颂《离骚》凭吊。
愁写《国殇》肠断,忧心《天问》声焦。《礼魂》一曲雅风高,屈子怀沙澈皎。
踏莎行?端午節紀念曹娥
葉文范
撫節弦歌,婆娑愈扇。所淹為水喻深淺。離愁漸近石榴紅,江南草長群鶯亂。
禮贊追思,更傳曉箭。千門曙色時回腕。誄辭不識手摸中,於碑應讀聲聲怨。
八聲甘州
越女鏡心
正清輝強攬欲登樓,天地窄人稠。傍孤舟吹渡,不知不慍,羌笛悠悠。江上窗欞斜映,士女浣西州。新摘章臺柳,送給離愁。
都說飄浮不定,仗花前拜月,空闊呼鷗。縱西風解語,泛出一江秋。待歸來、高吟淺醉,化流霞,應待舊風流。愴然感、笑書生氣,揮斥方遒。
〔双调·殿前欢〕端午寄怀
李红彬
话端阳,菖蒲甜艾伴雄黄。泛舟竞赛人声荡,天问贤良。离骚爱国扬,橘颂坚心唱,萦想灵均怅。怀沙壮志,光照神邦。
破阵子?端午祭怀
孙淑贞(辽宁)
漫漫遥江含泪,滔滔仓浪含烟。耿节屈公为国叹,俯首忠言救世难。此情追问天。
端午粽心敬祭,楚江舸棹争先。一曲离骚沿岸诉,万缕怀沙唤梦牵。九章世代传。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小重山?端午忆屈原
汪侠(大侠味道)
五月菖蒲艾草香,青丝缠角黍、又端阳。汨罗往事叹悲凉。历千载、屈子韵悠长。
天问九歌彰。离骚倾后世,慕诗章。举杯邀月饮雄黄。酌千盏,酹地祭孤芳。
水调歌头?乌兰毛都大草原之夏
张文举(内蒙古)
芳草掩山色,绿浪卷灵霄。远流河水漫挽,波上白云飘。满地牛羊游荡,遍野黄花竞放。飞鸟自逍遥。雨润一川柳,天霁晚烟缭。
诉陈梦,梳往事,望今朝。几多怅想,弦抚新月守敖包。哈达披身舒枕,玉盏融情香浸。一醉住华韶。怎得生平里,斟酒再相邀。
定风波·端午抒怀其三(欧阳迥体)
李成东(北京)
又到端阳抛粽香。汨罗江畔水流长。颇谓廉明真节义。依次。楚天几度好儿郎。
自昔英雄难志改。精彩。常吟惜诵赋篇章。敢叫苍穹生浩露。相助。留芳千古美名扬。
注:惜诵,《惜诵》。
沁园春?诗人节感怀
刘成宏
吞地言辞,纳月情怀,不屈精神。念离骚雄唱,八荒掩涕,仲淹怒吼,五岳词陈。腹有良谋,志存善策,句蕴痴情诗励人。咏香草,颂维纲贤哲,翘楚灵均。
丹心照耀乾坤。居寒舍茅庐未觉贫。喜传诚播爱,椽锥驱恶,弘扬法度,砥砺修身。秉节持操,崇贤推杰,龙叹千秋祭直仁。咬文客,为中华崛起,礼赞忠臣。
画堂春?端午思亲
李秀江
端阳五月又逢时,门楣早挂新枝。浅斟黄酒绪纷飞,孤寂谁知?
往日双亲同在,如今欢已成痴。唯求乡梦有佳期,捧粽遥思。
鹧鸪天?端午
连山
雨又潇潇百结肠,追怀屈子祭端阳。因投角黍同鱼饲,便祝忠魂共水长。
依旧俗,弄雄黄,丝缠五彩艾薰裳。须教祷愿从天问,清涤疫霾万里祥。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相见欢?端午悼屈原
赵素霞
今逢五月金瓯,汨罗悠,为悼铮铮铁骨、赛龙舟。
插青柳,饮黃酒。楚风流,一曲离骚千古、誉神州。
水调歌头?端午节
阳光灿烂(赤峰市)
门上艾草挂,锅中粽飘香。孩童欢喜,系彩丝线佩香囊。身洗药汤除病,额抹雄黄避秽,灵验保安康。民安瘟神灭,国泰正风扬。
读离骚,品天问,赏九章。龙舟破浪,百舸争渡竞胜强。一代名人屈子,千古忠魂不朽,豪气傲穹苍。壮烈英雄举,青史永流芳。
端午节寄思
郭海(赤峰市)
天问含悲颂九章,离骚恸哭欲断肠。屈子一纵声威壮,魂归汨罗江。为家国、舍命忠良。真节义,民难忘,祭怀粽香。
ト算子?端午节
白荷
五月染榴红,喜庆端阳也。蒲剑驱邪绿叶肥,祛病雄黄烈
民族大义魂,光照恒不灭。屈子情怀万代香,悲壮一腔血。
南歌子?端午飘香
寒雪
煮熟咸鹅蛋,烹鲜野鲫鱼。一锅粽味溢红炉,排骨蒜泥恰好、向琼壶。
醉罢离骚咏,弦中盛世梳。眉间烟火砌香图,笑靥生花花里、有诗奴。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蝶恋花?端午
赵敬芳(阳光)
麦已归仓端午到,艾草飘香,园里红桃笑。满树榴花枝上俏,荷牵绿柳黄莺闹。
祭奠屈原晨起早,粽子装篮,奏响龙舟号。防疫各方传捷报,举杯祝福祖国好!
调笑令?纪念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
端午,端午,左徒丹心护楚。一生求索为民,开辟香草美人。
人美,人美,为国捐躯不悔。
端午赋
孙述考
朝起而风凉兮,衣沾浓露。望天而濛胧兮,霄凝灰布。看人间绿色兮,葳蕤含珠。今日端午节兮,粽香盈户。角黍著戎装兮,丝线紧束。质白而如玉兮,如同情愫。古今而未迁兮,志坚如固。
忽忆尝少年兮,欣著朝服。携姊与朋伴兮,田间拉露。玉米而修长兮,浥满胸脯。所持之手帕兮,俄尔尽濡。慈母告拭脸兮,耳聪明目。感露而清凉兮,爽然肌肤。绿畴而无央兮,太阳未出。欢声而笑语兮,银盘落珠。
五色线缠臂兮,吉祥之物。自兹而不弃兮,朝朝暮暮。时光如穿梭兮,双鬓飞芦。芦花如飞雪兮,不堪镜睹。青莲吟高堂兮,曾悲白发。工部伤国破兮,发不堪梳。
星汉出河图兮,洛亦出书。帝王因制历兮,夏商袭俗。端午即端阳兮,亦称重午。端午今怀人兮,三闾大夫。屈原字屈平兮,心忠南楚。楚王近小人兮,远离忠仆。大夫而去都兮,泪目回顾。楚都风飘摇兮,近在朝暮!秦寇如虎狼兮,势如破竹。无力挽颓澜兮,泪如雨注。婵娟而长眠分,大夫痛哭。抛九歌天问兮,备感无助。闻风卷波浪兮,浪声如呼。怀畔石沉江兮,捐躯永赴。汨罗之涛声兮,阴云密布。楚民悲大夫兮,哀嚎啕哭。集百舟而搜兮,百舸争渡。投角黍喂鱼兮,勿食大夫。忠贞之爱国兮,英明永驻。年年做祭祀兮,沿袭成俗。
今又逢端午兮,颇怀感触。援笔而作赋兮,心潮起伏。
今日诗词人物往期精彩罗建平、张和平、青山(倪丹萍)、红楼梦(崔振明)、梁景钢、高云宝、巴木、黄四红、涛声依旧、朱建英、封玉华、杨泽林、陈素娜、李维娟、尘之光、陈志鸿、薛翠珍、宁宏、李文佑、王巧英、董彤、金一戈、何素芳、王霞、竹笛、孙兆清、任武德、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