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篇“揭秘l鱼竿的三大骗局”,引起了朋友们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好评,今天我就推出这个系列的第二部“揭秘l鱼线的五大骗局”镭射,陶瓷镀膜,碳素很多商家使用一些高科技名词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从一开始的“镭射”,到后期的“陶瓷镀膜”,“碳素”,都是编造出来欺骗消费者的。“镭射”就是激光的英文直译,和钓鱼线有毛关系?陶瓷镀膜技术就是硅镀膜,最新的某牌国产手机才刚刚推出的陶瓷镀膜技术的后壳,还大肆炫耀了一番,至于说钓鱼线用这个,又是扯淡的,这个工艺要么高温,要么强酸,哪个不是破坏鱼线的?碳素线——碳氟化合物(—C2H2F2—),在路亚中做前导线比较多,并不适合做手竿子线,是以碳氟化合物为原料制成。一般用来海水矶钓子线,切水非常快、但是鱼线发硬,而且延展性弱(结节拉力差),远低于高档尼龙线,根本不适合现在的手竿钓,但是却被部分商家宣传为最新科技,大肆宣扬他的切水性和拉力,这就是为什么钓友买的很多线测试下来拉力很好,但是钓鱼的时候经常断在打结处。题外话:碳素线和尼龙线的区分方法是点燃看有没有黑碳粉出现,但是碳氟化合物的烟有强毒性,联合国已经明确列为有害物质,钓友们千万别去闻。各种虚标市场上90%的鱼线都会虚标直径和拉力,包括一些名牌渔线。当然,这不能完全责怪商家,为什么?隔壁老王家的用1.2号线虚标成0.8,钓友反映可以硬拉5斤的大鲤鱼,自己家卖的的标准1.0还不一定能抗住5斤的鲤鱼,需要看杆子硬不硬,你说钓友们买哪个?本想坚持良心,但是架不住老婆每天埋怨自己赚不到钱,一声叹息之后,自己也只能加入虚假标注的队伍,这是标标准准的劣币驱逐良币。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平时我们吃的食品上。至于某些网店的拉汽车,切割鱼线盘的视频,大家仔细想想就能明白是为什么了,这里就不赘述了。切水快主流的手竿线的原材料都是尼龙,你加那么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其他材料,就能把比重做上去上去了?还号称比重是别人的3倍,骗鬼呢!高端鱼线基本都是号称日本原装,或者国内分装的吧?我特别查询过日本相关文章,鱼线的比重均在1.12-1.18之间,这是原料的性质所决定的。有钓友要问了,那为什么隔壁李大哥的线切水那么快呢?废话!人家的铅坠多大一个!(至于说碳素线切水快的,请参考前文,这种鱼线根本就不适合做手竿线。)防静电很多厂家都宣称自己的渔线经过防静电处理,做子线的时候不会相互缠绕,哎……电子要么正,要么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你用同一根线做的两条子线上怎么可能有两种不一样的电子?何况抛竿之后,鱼线入水,还什么电子不电子的?根本问题是提竿之后八字环旋转,同时下面鱼钩有一定重量,导致的子线互相缠绕,你试试看把鱼钩去掉再抛竿抬杆,还缠绕不?鱼线的直径非常小,会产生的静电真的微乎其微,况且大家都有的生活经验是:冬天,湿度低有静电,夏天湿度高不会有静电。鱼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中,何来静电?无影线、水色线科学家已经多次证明了,鱼并不知道鱼线的存在,对于“鱼钩”的存在还有争议(我个人偏向鱼不知道鱼钩的存在,只不过吃的时候感觉有异物吐了),什么无影线,水色线都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大家抛竿钓过不?炸弹钩上面那么鲜红的鱼线,能阻挡“聪明”的大鲤鱼和大草鱼吃钩不?如果还不信,我们打个赌,你用轮胎线,绑上大钩子,挂一个粘性比较大的鱼饵,去一些号称口滑的鱼塘钓鲤鱼,不黑漂不提竿,死守个几小时,你看会不会空军?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鱼线无论什么颜色,对于鱼吃饵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号称和水藻一个颜色,鱼看不见(瞎扯)日本原装、国内分装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懂的,这种骗局属于经典国产骗局!我放一个图,大家都会笑的!15元包邮,亲实际上现在很多国产鱼线已经做了很不错了,但是无奈于很多商家虚假宣传,造成如果标示为“中国制造”卖不出去,标示为“高质量尼龙线”卖不出去,标示为“不涨号”卖不出去,希望各位钓友正确认识,不要一味相信商家宣传,擦亮眼睛,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鱼线。我一直秉承着“科学钓鱼,拒绝忽悠”的信条,保证每一篇都是“干货”。希望大家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还在执迷不悟的钓友,让他们看看鱼线的骗局!也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身边遇到的渔具行业的骗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