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繁衍 >> 渔有福告诉你池塘越冬水面出现乌冰现象,该
冰雪恶劣气候容易导致北方池塘鱼类越冬水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乌冰现象,容易导致养殖水体缺氧。所谓“乌冰”,是指在初冬水体尚未结冰时,遇到降雪天气,水面上漂浮着没有溶化的雪花,这时如果天气突然变冷,水温迅速下降,水和雪混合在一起,在水面结成一层不透明的冰。对于乌冰池塘,只能采取机械增氧和药物应急。
为减少乌冰对池塘养鱼造成的危害,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定期对越冬池水的溶氧量进行检测;要保证每周检测1次,临近春节期间每3天检测1次,春节过后每天检测1次。对溶氧低于5毫克/升的水体每天检测1次。
溶氧降至3毫克/升时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①生物增氧。有条件的地方破除乌冰,重结明冰,采取生物增氧方式。破除乌冰面积要占池塘总面积的1/3以上,保证水下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重新结明冰后要及时扫雪。
②机械增氧。机械增氧可采取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池塘内部循环倒水增氧、引取河水和大水面水补水增氧、取含氧高的临近池塘水补水增氧等方法。在采取机械增氧时应定期监测溶解氧和水温,当溶氧含量达到3毫克/升以上时应停止增氧,当水温降到2℃以下时,应立即停止注水,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导水量不可过大,尽量防止给越冬鱼造成应激反应。补水增氧时,如水源水溶氧较低可提高行程和落差,提高含氧量后再注入池中。
③化学增氧。对于缺氧严重的水体,紧急情况下,可局部泼洒化学增氧剂向池中快速、高效地增氧,常用化学增氧化剂有过氧化钙、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氢等,但因成本较高,同时对水质影响较大,不宜长时间和大量使用,只能用于抢救,应作为短期急救措施,再采取其他补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