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天敌 >> 装修总是超出预算你可能没有注意这些隐性成
装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装修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定制项目,在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需要沟通和解决各种问题,不仅耗费精力,花钱也不少。
如果要说装修中的隐性成本,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文章略长建议收藏,下面进入主题:
1.沟通成本
装修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沟通成本,沟通太重要了,无论是前期设计规划阶段、确认图纸预算、签合同,还是施工、买材料、买家具家电和软装配饰,业主与合作方或商家都需要充分沟通才行。
沟通不到位会出现什么问题?
设计不合理无法落地、施工中途临时修改方案;
附加条款没有确认签字,后期扯皮;
材料没有及时购买或者数量不够,影响工期;
水电定位少了、位置错了,造成生活不便;
家具家电买早了没地方放,搬来搬去很麻烦;
装修预算严重超支;
自己购买的材料到场没有告知施工方如何安装,导致安装错误;
......
装修中有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或麻烦事,都是因为各方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装修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应该及时沟通,现在通讯方式这么多、网络这么发达,要找人不难,主要是能有效沟通。(除了找熟人装修碍于情面不好开口的情况。)
2.时间成本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装修中消耗的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之一。从我们选择装修模式开始,就决定了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少。
装修有三种常见的模式:清包、半包和全包,每种模式相应的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不太一样。
清包:清包就是指装修中所有的辅料和主材都由你自己购买,再单独找师傅来施工,选择清包的朋友一般都是自己负责设计、搭配、购买装修所有东西,以及施工现场的监督基本也要自己做,这种模式可能比较省钱,但却是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如果对装修一点都不了解的朋友,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清包适合时间多有精力学习装修、不怕麻烦的人。
半包:半包是指装修公司负责设计、辅材和施工,主材由业主自己购买,这种模式适合有时间配合施工、想要在装修过程中有参与感的朋友。
全包:全包则是指装修设计、辅料、主材、施工都由装修公司负责,业主只需要购买家具家电软装即可,适合平时比较忙、不想太麻烦的朋友。
自己购买材料又涉及到材料进场时间的问题,尤其清包的朋友,如果不了解装修流程,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该施工的时候材料还没有买或者还没有送到现场,导致工期延误。
装修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状况是返工,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临时更改了方案,可能是主材安装出错等等,不管因为什么,返工势必会浪费时间,时间成本增加。
.定制成本
装修中会用到很多定制产品,比如室内门、柜子、隔断、淋浴房等等,定制产品就涉及到标准产品和非标产品,一般我们看到的产品报价多为标准产品的价格,如果要定制非标产品,整体价格不一样,还有很多配件也是要收费的,不同品牌可能规定也不一样,都是需要提前确认好的。
比如木门,标价XX元/樘,标准尺寸有的按照门洞**00mm计算,有的按照**00mm计算,超出标准都要另外收费,有的商家包含五金,有的不包。如果选择自己购买主材的朋友,这些细节都要问清楚,可以多对比几家再下单。
定制产品是有制作周期的,不是说你今天下单明天就能直接上门给你安好,定制需要现场测量尺寸、选材、定款式,一切确认好之后才能开始制作,一旦开始制作你要想再更改,那又要加钱,工期也要延长。
4.设计成本
很多朋友认为设计很简单,根本不用找设计师,自己在网上多看看就能搞定。当然,确实有天赋异禀的朋友自己装出来很漂亮,但是大多数人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和精力,最终效果惨不忍睹,看着就闹心,要么尺寸对不上,家具买大或买小,要么颜色搭配不对,要么动线不合理不够便利,这时候想要再修改就要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
首先,专业的事尽量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设计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画图而已,还包含了整屋的软硬装搭配、装修预算分配、施工跟进、效果落地以及后期问题维护等等,让你少走弯路,关键是装修上有任何问题你都能找到设计师沟通,比自己“单打独斗”好太多了。
其次,千万不要贪心,今天看着这个设计好看我要照搬回家,明天看着那个设计也不错也要照搬回家,最后家里肯定就是大杂烩。设计一定要根据家里实际的空间大小来布局,统一色调和设计元素,按照确定好的效果图搭配就有不错的效果。
最后,尽量选择设计施工能一起做的合作方,这样才能最大化地保证设计落地。因为好的设计意味着花费更高,有的朋友装修预算其实很有限,但还是找人专门做了设计,效果图出来非常时尚好看,而实际上要实现这样的效果费用是很高的,最后设计根本落不到地,等于这笔设计费白花了;如果要按照设计图来施工选购材料,那么费用大概率也是会超出很多的。
5.人工成本
人工费是装修支出的大头,手艺越好的师傅工费自然越高,这样工程质量才有保证。除了各个施工阶段的人工费外,还有不少需要支付人工费的地方,如果不提前说清楚哪些要收费、怎么收费,自然就变成了施工中的“增项”,所以一定要看清楚报价明细表上的项目。比如下面这些:
1)水电改造。一般来说,水电改造都是按实收方的,就是现场实际改了多少米算多少,有些公司全包套餐里面可能包含了多少多少水电点位,如果实际改造超出了合同规定范围也是要加钱的,最好先让合作方预估一下水电改造的费用,自己心里有个数。
2)打拆和建渣清运。如果家里有结构改造或是旧房翻新,就需要找人来拆除,一般是按照拆除的量来计算价格。拆除下来的建渣以及后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渣都需要拉到规定的地方倾倒,这就是建渣清运。
通常按照运渣车大小收费,另外就是人工搬运建渣的费用,如果小区没有电梯又是高楼层,费用自然会高一些。各个地区收费不同,提前确认好价格就行。比如成都这边一个平米的旧房全屋拆除,打拆加上建渣清运费用大概在1万上下。
)材料上楼费。装修材料都要人工搬运到施工现场,这也是需要花钱的,不管辅料还是主材都会产生费用。尤其房子没有电梯又住高层的朋友更要注意,步梯房和电梯房收费标准不同,前者费用高于后者。
4)贴砖人工费。贴砖的费用不是一口价,而要根据瓷砖大小和铺贴方式收费,大于*的瓷砖和小于*的瓷砖铺贴收费都要高一些;正铺是默认标准收费,如果要斜铺、人字拼、鱼骨拼等等特殊铺法,收费又是不同的(木地板同理)。
6.图便宜
装修中一味地图便宜也是很容易忽略的隐性成本,简单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低价陷阱”,有些装修公司前期就用严重低于市场价的所谓“低价”吸引想省钱的业主朋友,后期再疯狂增项加钱,说实话,现在装修价格已经很透明了,如果你还相信只要5万6万就能拎包入住90㎡的房子,那么等着你的只有“扯皮”和痛苦。
二是劣质材料,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想省钱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要为了省钱买一些劣质的材料,使用寿命短不说,质感和环保性也差,明明是自己家,却像是住进了出租房。
而且面对质量不好的材料工人师傅也头疼,比如有的朋友在网上买瓷砖,几元钱一片确实非常便宜,但是到货之后发现瓷砖不平整、不方正、还很脆,工人师傅手艺再好贴出来的效果也不可能有多好。
其实很多人平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装修,但是又想控制装修预算,我觉得可以注意这些方面:
1.选择基装+主材的模式,这种相对来说更灵活,相当于在半包的基础上,在装修公司买部分主材,自己再买部分,施工项目非常明确,能够有效避免后期胡乱增项的问题。
2.在装修之前一定要理清自己的需求,可以结合自己真实的居住习惯列出来,需要用到哪些家具、电器、对储物空间有没有特殊要求、家里是否有老人或小孩、家里是否经常来客人等等,每个家庭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只要装修设计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好。
.前期确定好设计方案之后不要轻易修改,尽量在装修之前就先看好家具家电的型号和尺寸,这样才能更为精确地布局。举个例子,你开始确定卧室用一米八的床,整个电路改造和卧室布局都是按照一米八的床来定位的,但最后你却买了一米五的床,导致床两侧的开关插座离床比较远,使用起来就不方便。
4.一定要跟合作方确定好哪些东西需要自己购买,哪些东西他们提供,把报价明细表的内容确认好,方便后面验收材料和施工。
5.如果自己购买主材,一定要跟施工方确认好材料进场的时间以及材料的数量,避免工期延误。
6.尽量不找熟人装修,一旦装修出现问题很难掰扯清楚,容易伤感情,还欠个人情。
7.装修预算有限的朋友就不要过于追求设计效果了,网上那些好看的装修效果都是需要经济支撑的,另外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合理分配你的装修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8.网购建材退换货很麻烦,如果要在网上购买装修材料,最好先买一些小样看看颜色和质量如何,觉得合适再下单。
9.装修前一定要到现场交底,三方(业主、设计师、工长)到场进行设计交底和水电交底,如果有中央空调或新风之类的设备,还要让设备商家一起。
10.装修过程中一定要花时间去现场查看和验收,发现问题或者有任何疑问必须及时沟通解决,千万不要拖,如果不及时解决很有可能面临返工。
以上就是装修中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成本,如果有帮到你就点个赞吧!欢迎大家留言聊聊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