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卢旺蓝色的温度作家在线

发布时间:2022/5/30 17:41:52   
蓝色的温度

——和它所浮动的时光

作者/卢旺

作为一个擅长独处的人,我热爱独自散步。以往的时间里,我都喜欢拿着一款小巧的相机,走很远的路,用最原始蓬勃的生命力去抵抗世间的无常,定格下光的影子,记录一些不被打扰的故事。散步之于我更像是某种精神寄托,代表着轻盈的希望和不灭的生机。每每熬过沉闷、繁重的日子,待晚风一吹,我就感觉通体舒畅,内心的自己完全苏醒,并由此产生无尽的欲望——想登山、想看海、想旅行、想尽情喝醉、想忘情恋爱,想在这个不再确切的世界里努力抓住点确切的快乐。

这之于我是一种疗愈,是从生活永恒的磨难中短暂抽离——因为这足够自由和随心,不必迁就谁的时间,也无需争执哪条路线,行与停、快与慢全由自己。脚步可以无拘束、思绪可以无边际,仿佛自己随时能够化作一缕风,可以以此去触摸城市的肌肤和纹理,观察时光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证明自己还在真切而用心地生活……

然而被迫按下暂停键的当下,远行逐渐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我的一些在上海读书的朋友、同学,由于疫情的缘故,这阵子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居家隔离。在行动受限的日子里,他们连到附近散步这一微小的愿望也成了奢侈,只能在朋友圈、抖音欣赏美景,给每一条动态点赞,弥补错失的遗憾。本该热气腾腾的生活,一日日变成了手机里冷冰冰的几个App。

可是不管人世间有怎样的荒唐与悲凉,温暖总会在不经意间地降临。

同样处在封校状态下,我们慢慢有了和朋友一起谈心的机会。以前我总是独处,在“困”住不能远行的附近漫步,看春花开了落了,看夏叶淡了浓了,看秋果绿了黄了,看冬雪飘下堆积……熟悉的面孔、陌生的人从身边走过,无名的小狗、小猫满足的欢脱,街头巷尾的犄角旮旯弥漫着时间的痕迹……我能感受独处的乐趣,也感到孤独的苦闷。现在,我热衷于到住所附近遛弯,我希望“生活在此处”,周末晚饭后和朋友到操场上坐一小时,绕一段不远的路去买一杯咖啡回家,和朋友分享拍摄的图片……我慢慢将身体的散步,变成了灵魂的漫步。

这一切的开始,还是在那天傍晚,还是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的时候,我们在落日下喝啤酒喝到打嗝,留下嘴边一圈雪白的泡沫镶在天边,我们一起坐在铺满黄昏的操场,蓝色的温度在我们头上浮动。

那天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散步,夕阳落下的暮色带着一种诗意,远处天际一片云霞点缀着黄昏,头顶深蓝的天色与远方的斜阳彼此交织成一幅飘动着的画卷,让人在留恋感叹之中唏嘘不已。我很想将这个画面拍下来,但怎么也找不到最佳的角度,我拍了几张,远不及眼睛看到的那般震撼、瑰丽。

就在我十分无措时,小c打电话来叫我去操场,说有急事。我想拍下这个天空再去,但小c又来电话催,我犹豫再三,还是去了操场。

到操场时,我就后悔了。原来小c和阿x,小h在玩“UNO”——一种纸牌游戏。他们三缺一,正好能联系上我,于是我被拉来凑人数。我本想出逃,但阿x已经发牌,于是只好玩。我向来不会玩牌,他们打出的牌我都接不了,便无心游戏,一直摸牌。当小h喊“UNO”时,手上还有十张蓝色牌,小c笑我是个愣头青,牌全捏在手里不放。我说我喜欢蓝色,舍不得丢。他们听罢,一个个捧腹大笑。我觉得无聊,躺在草坪上,发现天变得更蓝了,远来的夕阳落在脸上有点凉,我的思绪开始慢慢倒退。

我很早就知道自己的灵魂是蓝色的。小时候家乡的天空很蓝,万里晴空,一片湛蓝,浅浅的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仿佛被滤过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我时常躺在屋顶的红砖瓦上看天,一看就是一下午。那时天就像一块蓝水晶,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纯洁、清爽,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能在天上的蓝色中看见我自己。但奶奶说我是属老母猪的——吃饱了就睡,将来是个“懒鬼精”。

我很不理解奶奶为什么会这么说。事实上我吃饱了会睡不着,而我在屋顶上也没有睡觉,也并不觉得自己很懒,相反,我很勤奋——我的脑子转得很快。每次望着蓝天,像碧玉一样澄澈的,我能突破那澄澈看到更远处的天空之外。天空其实是一汪倒灌的深蓝色的海洋,星星是浮在海面的船,月亮是海上的灯塔,阻止海水不掉下来的是空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透明的泡泡将海水包裹了起来。而天上会下雨是由于泡泡有时会渗水出来。就像奶奶洗碗的时候,肥皂泡泡的表面有时会渗出微小的水滴一样。因此我推测天上还存在一条透明的巨大的鱼,白云是鱼的鳞片;看到的蓝水晶其实是那条透明的鱼吐出的巨大的泡泡……这个想法在长大之后看过的一部动漫电影《天气之子》中得到了验证,但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正确的。当夜晚降临的时候,满天的繁星、迷人的夜幕,星光自由地在深蓝色的海洋中翱翔,这无不使我的思想异常活跃。

当我在县城上学的时候,我在课本中发现自己小时候对天空的猜想是错误的。天上没有透明的鱼,只有各种各样的鸟。巨大、透明的泡泡其实是大气层,它包裹的不是天空,而是整个地球。天空之所以成蓝色,并不因为它是一汪倒灌的海洋,而是外太空中,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发出的光进入大气层,波长较长的色光透过大气投射到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时发生散射,被散射的光布满天空,使之呈现一片蔚蓝。黄昏时分,太阳光斜着穿过大气层,光线在空气中走过的距离比白天远得多,蓝光早被散射掉了,波长的红光能跑很远,天空就是红色的了。夕阳慢慢落下的过程,就像火熄灭时一样,红光会逐渐变弱,天空就从淡红变深红、暗红、暗蓝、浅黑、深黑了……

远处小c和小h正提着一打罐装啤酒走来,我向他们招手示意。当我回过神来,时间过去很久,天已经大半的深蓝了。我缓缓从草坪坐起,发现阿x在草坪上睡着了,看来牌已经不能再打,我们三人就喝起了小酒。

啤酒瓶是钻蓝色的。我忽然想到了梵高的成名作《星空》,这幅画的整个画面像是被一股凶猛的气流所吞噬,星云不再平静,变得卷曲,脱离了现实,成了幻想。蓝色在画里变成了肆意想象的躁动情绪,一如我们喝酒之后的状态。

不知为什么,我记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三岛由纪夫的《爱的饥渴》,其中有一句话我反复读过:“生活是无边无际的、浮满各种漂浮物的、变幻无常的、暴力的,但总是一片澄澈而湛蓝的海。”这句话我到现在也无法理解,因为我从未亲眼见到过大海,也没有尝过海水的味道。书上说海水是咸的,我小时候会偷偷拿一把盐抹在舌头上。电影中每到夏日,没有大海的镜头,好似夏天就是不完整的。尤其北野武导演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那是始于海,终于海的情怀。整部电影没有太多的台词,大多数场景都是两个人默默地拿着冲浪板,一前一后地走着。在海边,贵子会把茂脱下的衣服一次又一次地折叠整齐,然后就坐在沙滩上默默地看着茂在海浪中不断练习。

在夏日傍晚,白日的暑气蒸腾而过,温暖的空气均匀分布,潮湿的海风夹带着丝丝凉意,贵子和茂在海边散步,把平日裹在鞋子里的脚丫舒适地伸展在柔软的沙滩上,白日的烦恼仿佛一扫而空。这样的场景,跟我躺在屋顶的红砖瓦上仰望蔚蓝蔚蓝的天的感觉是一样的,因此我并不羡慕住在海边的人。像我一样居处内陆的人,其实每天都住在海边——头顶的天空跟海是一样的。夕阳西下,天色渐晚,漫天玫红色的晚霞瑰丽而浪漫。一层又一层映着夕阳余晖的云层仿佛海浪扑打过来,像是来自海洋深处的问候。晚风让天色由红变蓝、变暗、变深,我觉得这是蓝色的温度。

蓝是最简单的颜色,也是最原始、最清澈的颜色,象征无限的忧郁和自由。寺山修司说:“感到悲伤的时候,去看看海。”其实看的不是海,而是忧郁的蓝,自由的蓝。我想,我们站在海边,始觉人类的渺小,海洋的永恒。人的悲欢在这种宽广面前是容易被遗忘的,被抛之脑后的,跟抬头看蓝天一样。每每仰望天空,宁静而不变的蓝调,博大而无边,宇宙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一般的人情、规则、理论,通通都消失,我们能感受到本真的自己,感受生活的平淡和起伏,也能灵活的应对各种危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有一次,我在屋顶看天时突然想到王籍《入若耶溪》一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幽”是不是指“蓝”时,奶奶又在骂我了,而我一直在重复念这一句诗,奶奶听不懂我说什么,认为我在学习她不知道的古奥的知识,因此没有再说我。

后来我常常用这种方法来挣脱奶奶的管教,我知道了奶奶管教我是因为她懂得比我多。当我的知识超过了她,涉及她不熟悉的领域,她就会心虚,也无心再多说我,我就会得到自由。所以每当奶奶说我懒的时候,我都会大声朗诵古诗,让她知道我是在学习,时间一久,奶奶就开始说我乖了。因此我的童年很快乐,这得益于我看蓝天时悟出的道理,我乐此不疲地使用着这种方法来获得自由的时光,去发现更多蓝色的奥秘。

就这样,岁月无声轻轻溜走,风尘默默地沉寂;就这样,我在屋顶的红砖瓦上一天天长大;就这样,我的灵魂在仰望广阔而湛蓝的天空的过程中渐渐被洇透成蓝色。

我喝下最后一口啤酒后,打了一个很响的嗝,留在嘴边的泡沫发出“布鲁布鲁”的细声。小c和小h笑我不会喝酒,阿x迷迷糊糊地醒来,说时间不早了,该回寝室了。晚风吹得身子有点冷,他们开始收拾草坪上的东西。我发现天空只留下西边的一线暗红。于是举起手中的啤酒瓶,透过钻蓝色的弧形玻璃看天边那线暗红呈现出的是双层的暗蓝色——一束束的散光在瓶中打转,像是滚动的蓝色万花筒,又像是一个个蓝色的气泡。我不由地喊了起来:“你们看,这就是我喜欢的蓝色。”

小c问我:“为什么喜欢蓝色?”

“因为天上有鱼。”

“为什么天上有鱼呢?”小h问。

“因为鱼会吐泡泡!”

“为什么鱼吐泡泡就是蓝色呀?”阿x问。

“因为鱼吐泡泡的时候有声音:Blue、Blue、Blue……”

我们都笑了起来,他们说我是个怪人,随后我们一起推开了寝室那张蓝色的大门。

(图片/网络)

卢旺,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大二学生,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曾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写作大赛贰等奖。现湖南工业大学《鹿鸣》杂志第八届成员。

卢旺

更多关于我们

点击下方深蓝色字体链接,了解本刊宗旨和用稿要求↓↓↓

《九曲原创》文学平台征稿启事

云南省《百姓作家》纸刊已为我们开办“九曲专栏”↓↓↓

OK九曲原创已经入驻《百姓作家》纸刊栏目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