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天敌 >> 这就是山东陶醉在泉城芙蓉街的斜阳里齐鲁
文
冯衍华
日暮时分,我披了一身锦色余晖来探寻芙蓉街。芙蓉街是泉城济南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因街上有眼芙蓉泉而得名。“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这美妙诗篇赞得就是泉城72名泉之一的芙蓉泉。出恒隆广场北门,伫立北望,高大古朴的芙蓉街牌坊便兀立眼前了。牌坊下,日日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人们皆因了这泉城独特的古街风情,来此寻一份古朴天然意趣。
街头,一组《老残听曲》铜雕塑,栩栩如生。宛如小说的引子,将一段美丽的前朝旧事活脱脱地叙述开来。但见,老残布衣长衫,美冉飘飘,静静端坐圆桌旁,一边品茗,一边专注地聆听白妞的说唱,茶杯里似乎还氤氲着香茗的袅袅芬芳。白妞身段姣美,面庞清秀,眉目含笑,头扎两股小辨,透着机灵和质朴。她左手持月丫板,右手握鼓槌,甜美动情地说唱引来众人喝彩。看那添茶的伙计,听得多么入迷,一不留神,把茶水续进了历史的深处……过了牌坊,漫步老街的石板路上,打量着依然生活于此的寻常人家,斜阳下,一部线装的精美明清小说,就这样在“琴书”的说唱声里缓缓展开。
听老街坊说,芙蓉街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年前后,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她长不足1华里,宽不过4米,到19世纪中叶,已成为济南府最繁华毓秀之地。如今,与芙蓉巷、金菊巷和平泉胡同等支巷相连,商号多达余家。流连于酒肆商铺之间,映入眼帘的不仅是一幅幅北方明清时期的风俗画,而且,在这别样的美丽中,还恍动着岁月中渐行渐远的古人背影。一段石板路就是一个句子,一个小酒馆就是一段引人入胜的章节。你在青石板路上走着,突然你眼前就亮了。那古楼旧居,墨瓦白墙,飞檐斗拱;那木制格栅窗棂的小楼,红门红窗,古朴典雅。圆弧形酒楼上半开半合的窗子似一幅古画悬在那里,一种难以名状的古韵正随了微风从楼阁里漫过来。抬头,有清代服饰的美女在招客饮,前清“状元”是否已醉卧红楼?未尝美味,单这古风就已让你心动。旧时的济南四大鲁菜馆,有两家在芙蓉街。燕喜堂是典型的老济南风味,那清汤、奶汤的醇香至今还飘浮在人们的记忆里。东鲁饭庄,则是当时济南经营胶东菜规模最大的饭庄,名满泉城。《陕西秦镇大米面皮》馆,门前“兵佣”荷剑而立,八面威风,似乎能听到八百里“秦腔”的粗犷吼声。《芙蓉居酒馆》外饰一袭的中国红,质朴幽雅。“台湾风味”“新疆特色”“云南风情”林林总总,醇香诱人。我走走停停,陶醉在了古街的斜阳里。正思量着美食,不觉来到《泉城兔子王》门前。推门,主人微笑着迎上前来。店铺不大,却极具文化品味,听主人说,作品采用的是济南洛口黄河胶泥,按照传统工艺经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制成。兔子王体内中空,内藏拉线,用手拨动其身后的尾巴,兔子王即可挥动手臂作捣药状或行拱手作揖之礼。其面部以汉字“泉”的篆书变形绘制成脸谱,亦是济南这座城市灵魂的印记。
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古时候,有年八月,一种怪病在济南蔓延。百姓们痛苦万分。时值中秋,在月宫中司职捣药的玉兔闻知,便噙药饼来到济南,把药饼分放在城中的72个泉眼里。百姓们饮了泉水,病痊愈。从此玉兔噙药饼下凡救人的事传遍于世。人们为感念玉兔,每逢中秋月圆之时,家家户户便供奉一个泥塑的兔子神。故事是美丽的,玉兔更美丽。带上几件赠友,想着世间美丽的事,心也陶醉在了这透明的秋天里。行走在这样的古街上,慢慢地把心沉下来,晚风会为你洗去淡淡的浮尘,暮色会给你增添柔柔的暖意。若再去听听泉声,就会生出无限的诗意。听,芙蓉泉就流淌着不尽的诗情。她涌于芙蓉街69号庭院,泠泠之声,激越撞耳。泉水喷珠溅玉,古街胜迹照影。想到前人诗作,亦口占一首,以抒胸臆:历尽沧桑水若初,一池新韵溆游鱼。前人早有芙蓉赋,莫向清风问故居。
(绘画郭健)走过泉畔,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正手握刀笔,在画板上精心地描绘着心中的芙蓉街。他叫郭健,浓浓的卧蚕眉下,那双黑水银般的皓眸,一会凝视画板,一会仰望古街,思索着岁月的美好。“大明湖里有三宝,蒲菜、莲藕和香草……”儿时的童谣,似乎还一声声地回响在耳畔。一个水灵灵的童年,朗朗的童声又唤回了旧时天真烂漫的时光。他是泉城之水滋养的艺术家,中国当代实力派油画家。他的画更讲究气韵和意趣,画面上那油彩的光、色淡淡的,柔和而温暖,不经意间又把历史唤醒。“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谁的江山,谁的爱人,谁的情怀,“灯火已黄昏”。于是,刀笔下他心中的芙蓉街愈加古朴、迷人,典雅、秀美。芙蓉街是一幅画,一阕词,一首诗,一只唱不完的歌,童年的纯真依然封存。入夜,古街华灯初上,游人簇涌,仿佛你踏在了时光的另一端,朦朦胧胧里摇曳出温婉的醉意。在繁华与喧嚷中,芙蓉街演绎成了别样的隔世情怀。千百年来,滑滑的、凉凉的青石板路,曾印过无数的人影和脚印,浸润过灵动的泉水。时光不曾为谁停留,岁月却为谁留着印痕。人生不过是一段旅程,只有过往,没有重来。今日之景须当醉,昨日之情何处寻?许多的心事和秘密,讲给大地听,说给古街听,直到静静地融入那清泠泠的泉水中……
(照片除署名外,均选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致谢。)
作者简介:冯衍华,年10月生于山东淄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首届“德艺双馨”作家称号获得者。文学写作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作品见于《金融论坛》《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散文》《齐风》《东方散文》《柳泉诗词》《深圳诗词》等。出版有散文集《春天的梦》《古窑韵事》两部和长篇小说《涅槃》《工会主席》两部;《涅槃》获年聚焦工行全国金融文学大赛金奖、第二届中国金融文学奖。《工会主席》获第二届中国金融文学新作奖、淄博市第十一届“淄博文学艺术奖”。
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