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习性 >> 琵琶鱼长相丑陋,身上却有很多特点,雄性个
大多数人对于深处海洋之中拥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或许这种恐惧感源于海洋之广阔又无法像陆地那样可以脚踏实地地在上面走,又或许因为海洋中游动着足以威胁人类生命的海洋生物。在海面上尚且如此,到了海洋深处岂不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确实如此,但能够去到海洋深处的人,自然也会有另一番开拓视野的见识。
由于海洋深处长期没有充足的光线照射,使得那里的生物朝着与人类设想的相反方向进化,例如人们认为海洋鱼类体表都有不同的颜色,而深海鱼有可能是透明的,也有可能只呈现出白色。今天要介绍的也是一种长期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类,它的学名叫“鮟鱇”,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琵琶鱼、蛤蟆鱼和老头鱼。
鮟鱇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俗称,与其独特的外形密不可分。琵琶鱼的身体和大多数的鱼类一样都是扁平的,但是它们的头部和嘴巴很大,嘴巴里还长出了尖锐的牙齿,眼睛又很小,五官的不对称让人容易对其产生丑陋的感觉。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头上“吊”着的“小灯笼”,它实际上是一块小肉球。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该小肉球是从鮟鱇的背鳍延伸发展而来,它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鮟鱇体内分泌出一种激素,该激素传输到肉球部位,在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荧光效果。根据研究人员在深海区域的观察,鮟鱇善于利用自己的“小灯笼”来引诱猎物上钩,因为深海生物大多都有趋光性,看到哪里有光就会凑上去瞧一瞧。
当猎物靠近自己的“小灯笼”后,鮟鱇以极快的速度展开“血盆大嘴”将其吃下去。当然,在神秘莫测的深海世界中,鮟鱇也有自己的天敌,因此它的小灯笼同样也会为其招引天敌。但鮟鱇似乎能够辨别出靠近小灯笼的是猎物还是天敌,如若是天敌,它会迅速将小灯笼含进嘴里,隐藏光源,从而让天敌失去方向。
这个物种身上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特点,那就是雌雄个体为了交配会达成某种交易。最早发现鮟鱇的科学家发现所有观测到的个体都是雌性的,雄性个体去哪了呢?后来有科考队在深海探索时再次遇到了鮟鱇,并且借机会靠近研究,发现它的背部周围有两条小鱼。起初研究人员认为这两条小鱼是它的孩子,但经过研究发现它们其实是雌鱼的伴侣。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雌性鮟鱇的个体要比雄性个体在体型上大十倍以上,这算是自然界一大奇闻。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雄性个体找到伴侣之后就会终身“缠”着它,并在交配完之后不断吸取雌性个体的营养,最终化为雌性个体的一部分。科学家将这种交配方式称为“寄生交配”,目前仅仅只有鮟鱇掌握了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