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经纬中的唐风改变世界的中国织物丝

发布时间:2023/4/7 20:06:29   

今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肯定是最火的节目之一,一抹青绿让网友感慨“我直接文化膨胀了“。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虎年春晚

从去年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洛神赋》,再到近年流行的国风、国潮,折射出的是文化崛起的新热潮,是对文化美的自觉和自信。

水下舞蹈《洛神赋》河南卫视端午晚会

如果要说出中国文化美在哪里?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答案吧。在九色看来,丝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中国是丝的原产地,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仅品类丰富,而且在纺织工艺、技术和艺术性上都达到极高的水准,其中尤以唐代最具特性,纱、绫、锦又是唐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裁以为衣,其若烟霞——纱○

纱特指丝线细、密度小的平纹织物,其特点就是轻、薄、透。根据现有的考古和文献记载,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丝织物,很早就用于制作衣服。

周礼中的“绿衣素沙”是古时王后的六服之一。沙,也是意指其孔隙大,可以漏过沙子。“素”就是未经染色的原丝物。素纱是当时流行的白色轻薄丝织物。

秦汉时期,表面平整的纱又称方孔,是南方人喜欢的物品,吴越一带常以“浣纱”指代洗衣服,可见其普遍性。我们今天熟知的明星产品——汉代的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质地轻薄,柔软透亮,轻薄程度比今天的尼龙毫不逊色,是汉纱的代表作。

西汉《素纱禅衣》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汉时中国的丝织物已广泛进入罗马,是贵族追逐的奢侈品,价格非常高昂,政府常要花费收入的1/10购买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面料。

1世纪的老普林尼在《自然史》提到,在中国某一地区的森林中,树上会长出“羊毛类材料”,那时的欧洲人还很难想象这种华贵的物品来自小小的虫子吧。

罗马人不仅用丝绸制作衣服,还拿来装饰公共建筑。不过早期法律规定男性不能穿丝,因为有失男子气概。一些老夫子也认为这种织物过于透露,批评女性穿丝衣不端庄。原来在罗马人心中,那个遥远的东方实在是太过开放了,咦,是不是很耳熟,风向真的是轮流转呀。

唐代女子的服饰却偏好这种“不端庄”的透露风格,所以纱、罗等织物非常普遍,轻纱尤其受到追捧,亳州、越州、锦州都是重要的产地。

唐代纱的制作水平普遍高于汉,品类也多。唐中央直属的少府监专门设“纱作”,供宫廷制作衫、裙、帔子等。江南东道是有名的纱产地,各州进贡的品类有十几种,包括花鼓歇纱、吴纱、轻容、蓝縠、花纱等。

在这些地方所产的纱中,以亳州的轻容纱最为有名。“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其若烟霞“,是说这种纱轻若无物,做成衣服像身披轻雾。“轻容,无花薄纱也”,是极其轻盈透明的素纱织物。

唐代女子在夏季“嫌罗不着爱轻容”,轻容的纺织难度高,掌握这种技术的作坊并不多,是当时的限量产品,很受一众女子的追捧。

唐代的纱不仅更轻,印染工艺也更多样。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唐代天青色敷金彩轻容纱是轻纱中的珍品,质地比马王堆的细纱更为细薄,既结实又细致,不是一般的手工可比。这种纱采用印花加敷彩相结合的着色工艺,并使用多块型版套印。

唐《天青色敷金彩轻容》新疆博物馆藏

中国较古的花纱是用绘画,印花纱在西汉才出现。马王堆的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是金、银、黄三色凸版先后戳印而成,图案线条分布细密、间隔小,手工操作的难度还是很大,这种像盖印一样进行印花的方法应该是与秦汉时流行的印章有关。

西汉《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湖南省博物馆藏

马王堆出土的另一件由藤蔓、叶片、花穗、蓓蕾等组成花纹图案的花纱,颜色有五、六种,是印花与敷彩结合的工艺。首先是用花版印出暗灰色枝蔓,然后手绘叶片、花穗、蓓蕾等,谓之“敷彩”,总共要经过7道工序。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花纱。

西汉《印花敷彩纱》湖南省博物馆藏

唐代的天青色敷金彩轻容纱则包含染色、印花、画绘3种艺的结合。在已染成天青色的纱上,先型版印上种花纹作定位,再进行彩绘、敷金。它利颜料优良的覆盖性能,排除地色的干扰,使印制品的色彩纯正、鲜明,整个图案线条流畅,生动活泼,细腻入微。这种印花敷彩纱的制作艺相当繁复,反映出画绘织制匠高超的技巧。

丝织物上用金在唐代也非常普遍,《唐六典》提到的用金方法多达14种。唐代的工匠也是很了解时人的心理,织金应该是出于对豪华富贵的追求吧,就如我们现代人在面膜中加金,还有各类“土豪金”款产品,也都是相同的想法。

唐代还有另一种防染印花的方法,是中国形成的自己的技术体系——染缬(xie)。唐是染缬的黄金时期,分手工和型版两种。我们现在熟悉的绞缬、蜡缬、夹缬都属于这一范畴,只不过现代保留下来的此类技术多用于布料,唐代主要用于纱、绮、罗等轻薄柔软的丝织物。

唐代染缬纱

敦煌莫高窟和吐鲁蕃都出土很多缬染的产品,唐诗中有关缬的名目也很多,有撮晕缬、鱼子缬、醉眼缬、方胜缬、团宫缬等,图案非常丰富。

唐代丰富的染色、印花方法,让纱这种原本平淡的织物变幻出不同的风格,或华美、或清雅、或绚丽,用这种纱制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是万种风情,难怪杜牧感慨“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

不要以为纱是女子的独属,唐代的男子也极其钟意这种轻薄的织物。“天净纱”半臂是男子夏季的潮品,类似现在的短袖衫,有很多颜色的纱面料,如“紫天净纱、紫平纱、黄平纱”都受到男子喜欢,其中暗花纱最受欢迎。

白居易任职杭州时,当地的“蝉翼罗”非常有名。白给通州的好友元稹捎去当地衣服,并告诉他“浅色彀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彀(gou),是指轻薄柔软表面有皱纹的平纹织物,常常与纱并称。元稹回寄白居易“绿丝文布素轻褣”,白大诗人让夫人做成衫、裤,写信告诉朋友“袴花白似秋去薄,衫色青于春草浓”。

想想乐天老,穿着绿丝衣、白纱裤,站立在夏日的西湖边,衣随风动,是不是很有少年感,真是“岸上湖中各自奇,身在画中原不知”!也许这就是唐人,总是将平淡之物变幻出别样的新奇,无论性别、无论年龄,都有一颗爱美的心!

电影《猫妖传》黄轩饰演白乐天着轻纱

文化复兴是现今热门的话题,复兴什么?如何复兴?也是当下的一大难题?是不加甄别的复古主义?或是在现代语境下的新表达?

九色倾向于后一种答案,我们更相信透过这些古老的文化符号,重新解码蕴含其中独有的美的创造力,才是文化复兴的根本之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9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