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国家博物馆藏,明青花双龙戏珠纹缸,青花瓷

发布时间:2023/4/13 17:22:44   
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国家博物馆藏,明青花双龙戏珠纹缸,青花瓷器中难得的大件瓷器

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手工艺制作水平高低的,便是瓷器制造。在明代的瓷器当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被后世称道的青花瓷器。明代的青花瓷器是在继承了元代青花瓷器发展基础之上,成功融入了众多中国特色的瓷器艺术品。明代的瓷器在花纹上开始摆脱原本元代瓷器大多以缠枝花纹为主的形象开始,大量的引入中国传统的图案。

明代的青花瓷器,在早期的时候大量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釉料,使得这时的青花瓷器在釉色上显得非常浓艳,受到后世的追捧,因此明代初期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也被大家俗称为永宣青花。但是随着永宣青花瓷器的烧造,苏麻离青釉料使用殆尽,再加上明代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进口釉料来源被断绝,使得后来的青花瓷器在釉色上越来越不如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的蓝色那么的浓艳。

后来的明青花瓷器,出现了泛白的情况。从明朝嘉靖后期,苏麻离青釉料使用殆尽后,中国的工匠开始尝试使用一种名为回青料的釉料,回青料的使用,使得嘉靖时期的青花瓷器又开始出现比较好的色泽,但在瓷器的蓝色中,出现泛紫的色彩。这是区别明代早起和中后期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烧造瓷器,由于瓷土的原因,早期的瓷器体量都不可能很大。因为如果体量很大的话,由于胎质好不好,顶部的重量会将底部压塌,因此无法烧制成体量较大的瓷器。后来我们在景德镇地区,发现了可以烧制瓷器的非常优质的高岭土。这种瓷土的出现,可以使得瓷器体量做得较大。

明代嘉靖时期,开始出现烧制青花龙缸这种大型的瓷器。明代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是烧造青花大龙缸的主要时期。这种体量非常大的瓷器,胎壁非常的厚实,为了将厚的瓷胎烧透,需要比小件瓷器,更加的费力。因此烧造这种大型的青花瓷器,还是非常的困难。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明代隆庆年间烧制的青花双龙戏珠纹缸,就是青花龙缸当中的非常优秀的代表。隆庆皇帝是介于嘉靖皇帝与万历皇帝之间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较短,但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件青花双龙戏珠纹缸,侧壁比较垂直,稍有弧度。这都是为了防止上部的塌陷,工匠们就采用这种形式。

在这件青花龙缸的顶部口沿处,用几何花纹作为装饰,整个龙缸的侧壁,用两条飞舞的巨龙作为图案,采用了双龙戏珠的形式。在空隙处,用海水江崖等装饰,使得双龙图案显得异常的矫健雄浑。

在龙缸内壁顶部口沿处,自右向左写了大明隆庆年造六个字的款识。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烧造大龙缸的重要时期,后期的万历皇帝在龙缸的烧造上,不如前期的嘉靖时期。在万历皇帝的陵墓中,可以看到万历皇帝墓中,摆放了三口用作长明灯的龙缸,就是嘉靖年间烧造的。万历在位40多年,竟然没有烧造成功自己满意的龙缸,而使用我自己祖父时期烧造的龙缸,这只能说明嘉靖时期的龙缸烧造,应该是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也说明,龙缸的烧造是非常困难的。这件青花双龙戏珠纹缸目前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