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布艺巧妇刘瑞莲的美丽环保梦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2023/6/12 14:53:39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苏浅)走进阳泉市平定县供销小区,推开一扇顶层住户的大门,记者不由瞪大眼睛。

迎门,细细窄窄的树枝挂在帘上,翠绿藤蔓缠绕,鲜艳的红玫瑰羞答答地开;憨态可掬的五彩小鸟,栖居在天然树桠间,挨挨挤挤,在唱歌,在说悄悄话;古朴的陶罐中,白色雏菊、金色向日葵怒放;饱满圆润的橘子,沉甸甸挂在枝头,令人垂涎三尺;墙上,白色鹿头高高悬挂,耳朵微卷,鹿角像枝桠骄傲地挺立;空调上趴着大大小小的金黄南瓜;窗台边垂吊着圆滚滚的白皮大蒜和金黄的玉米穗;陈列架上端坐着各种各样娇俏可爱的娃娃……

“多么生机勃勃,诗情画意,简直像个艺术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普通农妇的家。

“哪里,哪里,闲得没事,用废物做着玩呢。”穿一身红色中式服装、面目和善的女主人刘瑞莲略带几分羞涩地说。

“什么?废物利用?”记者瞪大眼睛,凑近那些活灵活现、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细瞅。

不瞅不知道,一瞅惊呆了。原来这些精致的艺术品,个个内藏“玄机”!

那橘子居然是用气球做的;那陶罐居然是用气球+废纸做的;那菊花是用玉米皮做的;那向日葵是用毛线做的;那花瓶是用气球+卫生纸做的;那蒜和玉米穗是用泡沫做的;那皮质鳄鱼是用纸糊的;那石膏样鹿头是用报纸+卫生纸做的……

“太厉害了,不仅造型栩栩如生,颜色搭配协调美观,艺术范儿十足,关键是您奇思妙想,巧夺天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太厉害!”记者不由地向其竖起了大拇指。

刘瑞莲似乎得到鼓舞,拉开屋角一扇隐形门,哇,里面一层层的搁架上,塞满布料和各种布艺作品。加上旁边的缝纫机,俨然像一个布艺工作室。

“我就像个破烂王,啥也舍不得丢掉,啥也想捡回来!”刘瑞莲边说,边从柜子里将一件件“宝贝”拿出来,摆放在床上,让记者看。

好家伙,布艺开关罩、布艺储物盒、布艺花瓶、布艺挂毯、布艺娃娃、布艺围脖、布艺坐垫、布艺插花……偌大一张双人床摆满了,窗台上、桌子上也都挤得满满当当,不得已挂在墙上,举在手中让记者看。

“这只是一部分,还送给亲友很多呢。”刘瑞莲说。

刘瑞莲今年66岁,出生于阳泉市平定县南庄村有着“晋韵名兰”之美誉的戏剧之家,姐妹七个在父母影响下,都爱唱戏,人称“七朵金花”。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刘瑞莲不光戏唱得好,布艺功夫更是了得。

在刘瑞莲印象中,其姑姑手很巧,看啥就能剪啥,看啥就能画啥。刘瑞莲从小看姑姑的巧手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工夫,一块碎布,在其手中变成小猫小狗,变成花花草草,她便觉得很神奇,梦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不得不说,遗传基因的力量真是强大。刘瑞莲做了母亲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无力给孩子购买玩具,她便废物利用,想着法地给孩子做娃娃,做各种小玩具。孩子上学后,有一次需要制作手工作品,她便开动脑筋,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了一幅装饰画。

到现在,她都记得特别清楚。先将一块二、三厘米厚的泡沫板锯成方形,然后在泡沫板上画好树枝、鸟和果实等图形,再用小刀沿图形雕刻,半镂空,空洞中塞满蓬松棉,之后据图形要求,粘上不同颜色的布料,一幅色彩饱满、硕果累累、鸟语花香的秋实图便做好了,之后她在泡沫板四周镶上银色镶条,乍一看,还以为是买的现成的装饰画呢。

孩子将此手工艺品带到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一致好评。刘瑞莲制作布艺的信心更足了。

从此后,她走到哪都想着她的布艺;看到啥,都想着是不是能用到她的布艺作品上。她开始变得“小家子气”,普通的红蓝条纹旧秋衣,舍不得扔,对折,剪成小鱼形状,塞上蓬松棉,缝合之后,钉上两粒棕黑色圆扣子,一条小鱼变出来了;孩子牛仔裤短了,舍不得扔,剪下几片,按照电灯开关的大小,挖出方洞,周边毛毛的边就留着,配上方方的脑袋,长长的细腿和细胳膊,里面塞上蓬松棉,一个酷酷的牛仔机器人便诞生了,她给儿子房间的开关套上,嘿,儿子别提有多喜欢。鸡蛋吃完,纸质蛋托没用了,她舍不得扔,将蛋托剪成花瓣样,一小片一小片粘起来,拼成几朵小花,涂上丙烯颜料,嘿,五彩的小花便“长”出来了。老公买回带透明包装盒的酒,酒喝完了,包装盒她舍不得扔,制作梅兰竹菊四种花,插到透明酒盒里,酒盒变成了花的陈列柜……她大大小小的布艺储物盒里,全被各种零碎“废品”塞满:旧纽扣、旧带子、旧绳子、旧珠子……

刘瑞莲舍不得扔旧物也便罢了,她还捡“破烂”。看到路边跌落的树枝好看,剪回来,做布艺鸟栖居的枝,做树枝帘子;看到坠落的松核桃好看,捡回来,拿小钳子一瓣瓣掰开,再拼接成花、草、树各种造型。有一次,她晚上出门倒垃圾,看到垃圾堆上丢着一个瓶子,乳白色,半透明,白底上还影影绰绰印着淡红色牡丹,颇有几分古典韵味。“这瓶子插花可真不错!”她顿时两眼放光,像发现金子似的,想捡回来,又怕周围邻居看到,强忍着回到家。到深夜十点多,她终归按捺不住,借夜黑风高,偷偷下楼,捡了回来。回家后,她抱着这瓶子左看右看,总觉它像吊灯灯罩。灯罩的话肯定不止一个,应该还有。她又装成倒垃圾的样子,下楼,打着手电筒在垃圾堆里细瞅,果然不出所料,一下又捡回三个。爬回六楼家中,腿累坏了,心却比吃了蜜还甜。拿钳子,将吊灯盖拧下来,将吊灯上下颠倒个个儿,拿胶水将盖粘上,一个上窄下宽的花瓶变做好了,之后在瓶里盛满沙子,插上漂亮的布艺蜡梅花,瓶与花相得益彰,别提有多么漂亮。

不过,若你以为刘瑞莲真是个“小气鬼”,那便错了。为了爱好,刘瑞莲也大方得很呢。有一次,看到一条浴巾,底色虽不太好看,但上面一大朵一大朵金黄饱满的向日葵却充满生机,刘瑞莲脑中立马浮现出一幅向日葵的挂画。她毫不犹豫,当即花50元买下这条浴巾。回家后,她将浴巾上那一片怒放的向日葵逐个剪下来,缝到淡粉色长条布上,可是,刘瑞莲觉得,缺个黑框,不太像画。于是,她翻箱倒柜,先在自个儿存货里找,没找到合适的布料,她又四处购买,最终在阳泉一家商店里看到一块布,上面的边是棕紫色的,直觉告诉她:“就是它了!”于是,刘瑞莲又毫不犹豫花几十块钱买下这块布,只为将这布上的黑布条剪下来,缝在向日葵布艺画四周,作为画框。还别说,配上黑色画框后,这幅画更完整,主题更突出,内容也更收敛集中了。许多人到刘瑞莲家做客,看到这幅画,都赞不绝口……

刘瑞莲是普通家庭主妇,但她除却操持家务,照顾家人,每天一有时间便沉浸在布艺创作的世界中,画啊,剪啊,缝啊,涂啊,尽管累得腰酸背痛,头昏眼花,但她依然乐此不疲。艺术之美、创造之美,早已使她物我两忘。

也许,您好奇刘瑞莲缘何如此心灵手巧,告诉您吧:除了天生有艺术细胞,善于天马行空,大胆想象之外,刘瑞莲还是个有心人,非常注重学习和积累。

平时看电视,看视频,看到有教手工的、有教废物利用小技巧的,她总认真看,认真记;有时逛商场、串门,看到人家有卖各种手工艺品的,她也常仔细观察,认真揣摩,虚心请教,取长补短。

就这样,刘瑞莲的布艺作品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有创意。刘瑞莲曾应嘉河社区之邀,在社区办过一次手工艺品展;也曾在市、县妇联组织下,到市里参加过一次手工艺品展销活动。

刘瑞莲的艺术人生告诉我们:原来布艺可以这样美,原来旧物还有这么大的利用空间,原来,环保生活,就在你我他的身边!

[编辑:杜颖杰]

本文来源:黄河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