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形状 >> 三湖慈鲷岩栖类全缸发色方法解密
总所周知,三湖岩栖类属于典型的鱼缸小流氓,随便挑选一个岩栖类的品种就能够把混养的整缸三湖鱼搅合的天翻地覆,今天啄一下这一条鱼,明天欺负一下另外一条鱼,甚至面对某些性格较为温顺、比它体型还要大一圈的大马类,它们也无所顾忌,有些还会群起而攻之,尤其是在岩栖类的公鱼处于发情阶段,鱼缸内的霸凌行为几乎是每天都在上演。
岩栖类由于原生环境下生活在马拉维湖的岩石区域,长期的食物匮乏导致它们逐渐演变成啃食岩石上的藻类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植食性的食物来源的能量供给毕竟有限,所以岩栖类为了保证足够的能量来维系自身的生长发育必然会产生拥有足够的地盘来获得更广泛的食物供给的行为,所以打斗行为基本上是每一个岩栖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尤其是到了繁殖季节,发情的公鱼甚至会为了争夺地盘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了生命的延续,在马拉维湖里面的三湖鱼中岩栖类可谓要比其他三湖慈鲷付出了太多。
既然岩栖类与生俱来的打斗本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三湖玩家喜欢岩栖类观赏鱼呢?那是因为岩栖类的观赏鱼有着丰富多彩的色彩以及迷人的体态,让众多水族玩家欲罢不能。三湖慈鲷因绚丽的色彩而在水族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和海水鱼的色彩媲美。而在这其中的岩栖类身上的色彩,可以说是上帝的调色板也不为过,岩栖类的美丽色彩在众多三湖慈鲷种属之中中无出其右。
岩栖类好看却不好养,这是玩三湖鱼的水族玩家们的普遍共识,可是老青年要告诉同好们,其实岩栖类如果饲养得法,一样能够实现全缸大混养的可能,而且还能够实现全缸发色的效果。
要实现这一目的,鱼友们在混养岩栖类的开始的时候首先要先确定好混养的品种。如果你只是单独饲养一个品类,那这一条可以忽略掉,但大多数的鱼友想要的是不同品种的岩栖混养出色彩斑斓的效果。
三湖慈鲷品种繁多,岩栖类的品种之中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一群岩栖类之中按照打斗能力来说也分三六九等的,因此在混养之初我们首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养的品种之中的打斗能力差异不能太过悬殊。
比如打斗能力属于鱼缸暴徒的bb骷髅类、mbj斑马类,这一类的品种打斗凶狠而且体质超强,几乎在混养之中始终处于缸霸的地位,如果不是一些混养高手的话,不建议初涉岩栖混养的玩家们选择。此外打斗凶猛但是体质(肠胃)又比较脆弱的品种同样不适合水族新手,像勾鼻小丑类,这一类品种的岩栖比较搞笑,有点像拳击运动员中的玻璃下巴型选手,进攻时凶狠无比,但是肠胃又比较脆弱,一旦投喂饲料不合适或者自身因打斗负伤时,往往对手比它伤的还重,结果它先暴毙了。
在混养岩栖类三湖鱼中,老青年更推荐新手们先从比较弱势的斑马类、小型战神类、乌鸡、骷髅之外的阿芙拉类、马湖蝴蝶类等等,这些品种的攻击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但是不代表它们就是善茬,在混养之中一样会有打斗行为的存在,甚至个别的个体还会咬死其他的鱼,尤其是斑马类一旦长大之后强烈的领地意识会让发情期的公鱼战斗力爆表。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性情比较温顺的沙包类岩栖品种,比如非洲王子、黄珍珠王子等等。
确定品种的大致范围后,我们再从这些品类中选择一下配色,不同岩栖类品种的观赏鱼色彩是不同的,玩家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搭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品种即可。老青年一般会选择马湖蝴蝶、闪电战神、ob勾鼻、埃斯特斑马、特蓝斑马、红珊瑚、非洲王子等等进行混养,这样各个色域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整个鱼缸内的色调搭配比较和谐。
在选鱼上,有些玩家喜欢从幼鱼开始养起,有些则喜欢直接挑选成鱼。其实这个问题要看各位玩家是出于什么目的和角度来分析,如果想体验育成的经历可以从幼鱼开始,而且这样混养的效果逐渐和谐之后在最后成鱼显色阶段面临的挑战其实难度也会降低,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一个靠谱的幼鱼来源渠道,因为岩栖类的后代退化比较严重,幼鱼阶段我们很难分辨出这些差异,等到长大之后追悔莫及的事情时有发生。
我们着重聊一下成鱼的挑选,在个体挑选上基本遵循头部饱满、体型协调、纹路匀称、色彩纯正(一定要确保不是人工扬色或者激素鱼)的观赏鱼,对于那些在鱼商鱼缸中就游动不怎么活跃状态不好的鱼,无论鱼商给你什么样的优惠也不要贪图便宜,道理不言而明。
现在重点来了,当我们把一袋袋的岩栖类拿回家,投放到自己的鱼缸中该怎么办呢?大家都希望能够这些观赏鱼和平共处,而不是变成一个大乱斗的角斗场。首先在选鱼的阶段我们都说的很清楚了,但是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是要依据鱼缸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密度。这个密度不再是饲养其他观赏鱼那种越宽松越好的原则了,依据老青年的经验,一个1.2m的鱼缸L水体的容量,建议饲养30-35条成体岩栖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密度,既能够保证水环境的平稳,也能够保证适当的密度下控制缸霸的过激行为。
在鱼缸布景上,我们尽量多摆放一下鹅卵石类没有棱角的光滑类大型河道鹅卵石,为岩栖类慈鲷提供足够的躲避场所。还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放置几个足够大的躲避罐,但是一定要有多个出入口,而不是那种只有一个出入口的陶罐之类,防止沙包类的弱势鱼被堵在里面造成悲剧。
鱼缸混养初期出现缸霸的情况是必然的,理想的情况是鱼缸中首先出现一条比较凶但是并不嘴欠的头鱼,这样混养就会很顺利。但大多数时候在缸霸怎样炼成的阶段,混出名堂的往往是又凶又欠的家伙,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它单独隔离起来,隔离板把它隔离在一个足够小的区域,在新的缸霸形成稳定的族群的时候,再适当的把原来的缸霸的隔离区域一点点的放大一些,最后再释放出来。可能在这个期间会出现反复,但是多次隔离之后慢慢就会形成稳定的情况了。老青年遇到过最极端的时候是隔离了三条缸霸,历时半年多,最后释放了两条,形成了和谐的环境。屡教不改的那一条最后转给了其他的鱼友,结果在人家鱼缸中混养竟然变成了一个乖乖。
混养的初期调教需要不断地调整,这个需要玩家的耐心。尤其是刚开始入缸的时候最好是挑选一个比较闲暇的时间,以方便玩家观察鱼缸内的情况。而且一次性入鱼的数量不能太少,这样就减少了后面生鱼入缸时候打破原来平衡的次数。对于后期引入的岩栖类,要根据品种预判攻击性的强弱,如果是和头鱼势均力敌的家伙,建议投放初期就进行新鱼隔离,而且时间上不能太早释放出去,让新鱼体力恢复一段时间,并且适应了整体鱼缸的环境后再合缸处理,否则很容易在争夺过程中出现极端的死亡事件。
最后要说的是鱼缸初期的灯光不要长时间照射,最好是自然光线,并且投喂饲料也要适量,既不能饿着也不能残留太多饵料,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饲养,可以说最难驯服的岩栖类慈鲷一样也能焕发出百花齐放的全缸发色的美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