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形状 >> 养殖池塘出现ldquo转水rdqu
“转水”又称臭清水、乌云水、扫帚水,是高密度养殖池塘养殖水体较易发生的现象,轻者导致鱼经常浮头、食欲不振、摄食量大大降低,严重的导致鱼大量死亡。而这一现象又经常发生于养殖盛期,故对渔业生产危害较大。
转水过程
转水使池塘水由原来的浓绿、蓝绿、茶褐色急剧变为乳白色或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这种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较弱,而且在原来有机质已很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浮游植物的死骸,所以,有机质的氧化分解过程很强烈。有机质因缺氧分解的有毒产物(如分子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浓度会急剧升高。如果是蓝藻造成的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毒物(羟氨、硫化氢等)。
“转水”分析
池塘发生“转水”,是由于池塘水过肥,上层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白天溶氧高,晚上耗氧),水体透明度低,溶氧补偿点趋于更上层。同时,由于水热阻力控制上层水温高,密度低,下层水温低,密度大,形成上下水层不能流转交换即分层作用。上层的光合作用增氧及大气溶氧很少进入底层,这样造成上下层氧差大,上层水体过多的溶氧逸散入大气而下层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整个水体溶氧含量少。且水体过肥,浮游生物、有机质量过多,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水体耗氧多,氧负荷大,这样水体晚上极易处于缺氧状态。
如在上述情况下,再加上天气骤变,晚间表层温度急剧下降,底层水温变化少,当表层水温底于底层水温时,表层水体密度大于底层水体密度,上、下层水体发生急剧交换,上层水体溶氧迅速下降。水体浮游生物在极度缺氧状况下,大量死亡而下沉,水体转清。死亡的浮游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发生厌氧分解,分解产物不彻底,释放出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使水体散发出臭鸡蛋味道。养殖池塘内的鱼也由于水体缺氧而发生浮头、泛池、中毒现象,从而导致大量死亡。
转水的预防
1.坚持池塘清淤或翻耕,防止底部淤泥过多,这样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2.合理施肥,不能盲目,建议少量使用化肥。
3.经常加水、换水。
4.使用藻种所需要营养肥的同时,再使用活菌类生物制剂,能保持藻相长时间稳定。
5.藻类大量繁殖时,不能使用杀藻药物,建议用有益菌(光合细菌、超效益菌宝等)分解老化死亡的藻类。
6.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不能使用杀虫药物,建议大量培养有益藻(硅藻、绿藻)控虫。
7.投喂优质的饵料,定期在养殖池塘中下入聚能钙和生命元素,可以补充水质中的钙元素、维生素C及其微量元素,还能改善养殖品种的摄食情况,加强代谢,增强养殖品种的体质,提高抗应激反应能力。
转水的处理
如果发生“转水”,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水,应一边加注新水,一边抽出底水;还可使用生物方法调节水质。
1.提高池塘中的溶解氧:开增氧机,通水使用解毒培藻素增氧,提高底部溶解氧可以使用底藻源,直接撒到池塘中,分解底部有机质,维护池塘底部环境,底部平衡菌藻。
配合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进行分解分解死亡藻类,再定向培养有益藻,补充新的藻种。
2.肥水:肥水是“转水”处理后必须采取的主要措施。水质处理完后,可以先使用藻平衡素稳定水质再定向培藻(硅藻、绿藻)。因为“转水”后水体中总氮含量均偏高,调节水体氮、磷比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也可降低水体中氮的浓度,使水体实现生态平衡,达到肥水的目的。
温馨提示:水产人要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情况分析数据,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需要找专业老师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
全国技术支持
技术员:
技术员:
讲师:
技术员:
技术员:
讲师:
技术员:
郝建军:
范秀娟:
“藻润生物”视频号
“藻润科技快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