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罗腾达每一条鱼都是一颗种子

发布时间:2022/5/19 19:56:01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437.html

罗腾达:每一条鱼都是一颗种子

罗腾达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喜欢雪白的毛茸茸的琴海豹宝宝,“跟个小糯米团子似的,非常可爱。”一如他的微博昵称“闪光鱵”给人的感受——阳光、积极。网名背后,现实生活中的罗腾达低调、内敛,甚至还有一些轻微的社交恐惧。

唯有对水产科学的热爱,在镜头内外一以贯之。

1

罗腾达在家养的两条小丑鱼

黄颡鱼——游进生命的轨迹

“达达!达达!”一对夫妻急促的声音回响在饭店的大厅里,他们在寻找着什么。大厅外的玻璃鱼缸里,输氧管插在略带腥味的水里咕噜咕噜冒泡,一条条黄颡鱼游着,等待着客人的检阅,但现在它们的观众只有旁边一位小小的少年。

夫妻一把拽过少年,语气略带责备地说“我们都要准备走了,你怎么在这待着不动,丢了可怎么办!”这位小小的少年便是罗腾达。

少年时代的罗腾达,会在菜市场的鱼摊、饭店的玻璃鱼缸外等一切有鱼的地方驻足欣赏。“没办法,我小时候对像黄颡鱼这样的小鱼完全没有抵抗力,因为看鱼太入神走丢了两次,可把爸爸妈妈着急坏了,当时也不知道怕。”说到这,罗腾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从记事起他的生活中就充满了鱼的身影,自家养的、外面卖的、河海里看到的...对鱼的喜爱就这样随着这些趣事印刻在了他的生命中。

2

罗腾达正在进行线上科普讲座

闪光鱥——铺陈蔚蓝下的生命

今年3月5日晚七点,罗腾达在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联盟的线上直播间分享了主题为“中国淡水珍惜鱼类及其保护现状”的科普内容,直播观看量达多人次。

除科普讲师之外,罗腾达目前还是华中农业大学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队长。去附近小学科普宣讲、跨校义卖及科普、线上科普、制作标本义卖获取团队经费……这些都是他的日常工作。“我会教队里的新人制作标本以及培养他们的科普能力。”大多时候还是书卷气息、有点内敛的罗腾达,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一种前辈的责任感。

罗腾达及蓝色精灵志团队制作的标本

罗腾达(左一)及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小学科普合影

相较于这些大型科普活动和讲座,罗腾达作为科学博主“闪光鱵”的名号可能更大。“闪光鱵”来源于一种叫做“闪光鱥”的鱼,也是他从六年级开始在网络上一直使用的名字。

罗腾达的微博

“最初决定写科普文章,一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在,二是受到圈内好友的启发。”年10月29日,博主闪光鱵发布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茫茫暗夜中点点星光——灯眼鱼科(Anomalopidae)概述》。“点击发布的那一刻,我还是非常激动的。”

“有想法后先广撒网捞论文,然后再考虑如何去写。”文件夹中密密麻麻、分门别类的文献无言传递着他作为科学科普博主的严谨态度,同时也是他不断充盈自己的源泉。

在扁平化的市场浪潮中,罗腾达依旧坚持着对自己的高要求。长达7年的科普过程中,无视迅速增长的粉丝数,避而不谈圈内乱象,坚决不接商业信息,只是单纯的科普他擅长的、热爱的鱼类知识。

“我爸妈经常情绪高涨地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