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一条健身鱼跑出乡村富裕路

发布时间:2023/5/2 18:09:59   

金色稻穗随风摇曳,水鸭嬉戏欢腾,这片怡人的江南河畔看似景区,其实是浙江湖州特殊的一块生态基地。早晨九点,陈明峰来到位于湖州吴兴高新区这片星光农业跑道养鱼基地,投喂鱼食。他是湖州本地养鱼户,也是基地的生产负责人。

这片鱼塘之所以特殊,因为鱼儿24小时都在“锻炼”,陈明峰也叫它们“健身鱼”。跑道养鱼不同于传统鱼塘,简单理解,就是鱼儿生活在这些长条的“跑道”内,其中的水体保持流动,鱼儿一直逆水而游。也正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特殊,“健身鱼”们的身材更为修长苗条。

鱼塘水域面积总共有45亩,其中设置了8条跑道用于养鱼。这些跑道并不宽敞,每条跑道面积大约平方米,但其中生活着2万多尾鱼。但是陈明峰并不认为这是完全意义上的高密度养殖,因为这里的实际跑道养鱼面积只占了2%,大部分鱼塘水域是在“养生态”。

养好鱼,先养水,这是湖州当地鱼户们的经验。跑道外的40多亩水域没有空着,其中有莲花和花白鲢,它们都是水质的“净化卫士”。清澈的水流经循环系统进入鱼儿们的主养区,跑道尾部又将自动收集水中的杂质,保障“卫生条件”。这里没有“垃圾”一词,因为杂质会被回收利用,将用于生态农业种植。

鱼儿多,设备多,但这并没有造成陈明峰的负担。“我们老说养鱼离不开塘,天不亮要来,但我不是。用手机点开数字化养鱼系统,从温度到溶氧,从设备到鱼苗,监控摄像头°全方位观察,全部一键查看。大部分时间,我只要在家看塘。”陈明峰展示着数字系统。

鱼跃人欢,但陈明峰的鱼塘正式养殖,才刚满2年。年初夏,湖州星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养鱼。在浙江,养鱼基地有很多,但养好鱼,打出口碑并不简单。其实,相比其他养殖形式,“健身鱼”的养殖面积并不大,在产量上并没有明显优势。

“我们比的是质量,是关于一盘鱼的食用感受。”陈明峰介绍,清蒸是考验肉质的最佳烧法,“健身鱼”条形美,吃起来也紧实细腻。用数据和科技养出的“健身鱼”最终赢得了“食欲”,同样占据了市场。因为“健身鱼”体质好,即便在“氧气水包”内存放96个小时,依旧存活健康。因此,近至杭州远至南京,“健身鱼”都不怕运输的舟车劳顿。

如今,这些“健身鱼”销往全国各地,以绿色生态为起点,跑出了一条乡村富裕路。陈明峰预计,今年六月,每条跑道还将产出1万5千多斤鲈鱼苗,预计今年收益能够超过40万元。在湖州,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从“看天种地”转为“看数种养”。他们总结经验,拥抱数字化农业科技,让种养不再困难,赋予乡村振兴以科技和绿色。

记者:吴明宪

编辑:汤晓利

见习责编:郭熠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2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