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鱼

垂钓时,子线的长度,往往决定着上鱼的多少

发布时间:2022/10/13 10:38:42   
北京扁平疣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38.html

钓鱼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很多的钓鱼技巧和钓鱼经验,想要清楚的了解上鱼的技巧,我们首先就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装备,鱼线就是我们的非常重要的工具,鱼线对我们上鱼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鱼线只是起着一个提供拉力的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鱼线,有主线和子线之分。主线和子线简单一点说:主线就是钓组上拴着(浮标、铅坠)的那段,通常都是有颜色的。子线就是拴钩的那段,通常都是透明的。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子线的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上鱼的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子线长度对钓鱼的影响力!

子线的长短,决定着鱼饵在水中摆动的幅度,这个摆动的过程中,是有吸引鱼的作用的,这个时候一般有鱼触口,但是这个时候的鱼饵吸收水分还没有完成,鱼饵的膨化还没有完成,鱼能触口,但是因为鱼饵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鱼饵也比较紧实,这个时候还不会形成上鱼的。

子线长一点的:摆动幅度就会变大,鱼的吃口也会比较好,子线长,钓钩就和铅坠离的远,这样隐蔽性就非常好!

但是长子线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子线越长,鱼的力量传导损耗就比较大,这样细微的漂相就不会很明显,而且传导的时间会有较明显的延迟现象。

子线短一点的:和长子线相反,传导的速度很快,也很精准,漂相就非常明显,而且抛竿,钓组的到位速度非常快。

短子线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钓钩,铅坠等钓组重器都比较集中,隐蔽性不好,而且鱼触钩,咬钩等动作,漂相非常繁杂,不易判断,造成对漂相的判断失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目标鱼是大鱼的时候,我们会放长子线,以鲤鱼为例,我们子线的长度保持在20-30厘米,不易断,能屏蔽很多假信号。鱼小的时候,用短子线,小鱼信号弱,我们要缩短子线,增强漂相,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的判断鱼的吃口情况,才能更精准的提竿上鱼!

所以子线的长度是非常重要的,很可能就决定着大家上鱼的多少哦!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子线的用法和原理,希望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7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