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宋代,瓷器的制作技术日益更新,更加美轮美奂。本期内容我们将分享五代十国及宋代的瓷器特点。
五代十国及宋代瓷器
五代十国时期,瓷器的制造工艺及造型沿袭了晚唐风格,器形规整,以光素为主,间有划花,制作精巧,种类丰富。越窑青瓷以秘色瓷为主,原料等制作精细,胎体质地细腻,呈浅灰色或灰色,有着严格的制作工艺,胎壁薄,器形规整,器表光滑,口沿细薄,转折处分界鲜明,有灵巧诗意之妙感。目前市场上寻见其精品。
五代越窑青瓷粉盒两宋时期,青瓷经过了自东汉以来几百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此时其窑址已遍及全国,名窑迭出,以汝窑、龙泉窑、耀州窑、越窑等为代表,其青瓷精美绝伦,造型丰富,纹饰题材多样。制瓷工匠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将制瓷工艺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宋白釉小碗汝窑是宋代北方官窑的代表。它烧制的瓷器器胎呈或深或浅的灰白色,俗称“香灰胎”。盘碗等圆器均施满釉,口缘、器里、器外及足迹均不露胎。
汝窑三足炉龙泉窑烧制的青瓷之所以名扬天下就是因为其美丽的釉色。北宋中晚期,龙泉窑瓷器的釉青中泛黄或泛灰,为浅青色,薄而光亮。装饰手法以刻花为主,加以划花、印花及贴塑。在纹饰题材方面,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婴戏纹等,另外还有印阴文“金玉满堂”及“河滨遗范”的。
宋龙泉窑瓜棱壶耀州窑以烧制青瓷闻名于天下。耀州器坚密,胎体较薄。釉色青翠,釉质细润,并且深浅变化丰富,有的稍绿一些,有的稍黄一些。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碗宋代的越窑瓷器胎体厚重,胎呈灰白色,釉层透明如玻璃,且青中闪绿。刻花、划花、雕镂是主要的装饰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主要器形有盘口壶、鸡头壶、执壶、唾壶、虎子、谷仓、碗、格子盘、蛙盂、熏炉、砚、烛台、耳杯、托盘、盏托等。
宋耀州窑梅瓶宋越窑青瓷壶宋越窑青瓷兔形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