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透明鱼 >> 透明鱼的形状 >> 正月十五闹元宵,汤圆美食识糯米补虚易饱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圆甜食识糯米!温中补虚易饱滞,食得健康知宜忌。
一、元宵节快乐
大家好,今天是元宵佳节。首先呢,祝各位亲节日快乐,家庭团圆,健康和睦!
说到元宵节,说到团团圆圆,就不能不提起我们南方人在今天必备的一道节日年俗美食:汤圆。
儿歌里面都有唱“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
家里有幼儿园阶段神兽的,相信今天都会在这首喜庆的歌曲里面不断循环洗脑。。。
二、关于汤圆
别名:浮元子
做法: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然后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加入汤水中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
象征意义:团团圆圆,亲人团聚,合家幸福。
适宜人群:胃肠功能良好的人群。
副作用:不易消化。
三、关于糯米
性状: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
制作成品:适合制造黏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年糕等各式甜品。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南方地区黄酒的主要原料。
功效: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四、疑问
好了,看完汤圆的说明和糯米的知识,问题就来了:既然糯米不容易消化,为何又说糯米有健脾暖胃的功效呢?
一方面是吃了饱饱滞滞,一方面又说能健脾暖胃,到底哪个对哪个错?
我们南方人大部分都有吃粽子的习惯,尤其肇庆的裹蒸粽挺出名的吖。粽子也是糯米做的嘛,我们吃粽子、吃汤圆,还有吃那些糯米做的甜食,最直观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胃里会容易饱饱胀胀。
所以,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例如老人、小孩、久病虚弱、痰湿内阻的人群,的确不建议多吃糯米制品。
但,糯米作为谷物,的确也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这看似矛盾的结论,暗藏什么机理呢?
五、机理
归纳了糯米的四气五味,大抵是这样说: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
温能养,甘能缓中。糯米确有养脾胃的功效。
我们看糯米跟普通稻米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糯米的黏性特强。我们天天每顿吃一两碗米饭,不会觉得特别不适;但若是吃半碗糯米,就可能觉得不舒服。
1、甘能缓中,过则滞气
“糯性黏滞难化”,就像一团黏黏的胶水,使得脾胃这个石磨转动不顺畅。
人体内就是一团气在不断规律运转。糯米过黏,把“甘能缓中”的特性发挥到最大程度,使得人体内的气机运转极其缓慢,因为产生了饱滞感。
形象一点讲:糯米就像一个几十年功力的武学大师站在你面前,你的武功基底如果练得是武林秘笈“吸星大法”,只能吸收功力不能转化为己用,那你去吸“糯米大师”的功力,到头来只能是撑坏自己,落得一个“爆体而亡”;但倘若你练的是“春阳融雪功”,能边吸收别人的功力边转化为自己使用,那就爽歪歪了,一下子就省却了几十年的苦练。
因此,胃肠功能好的人就像有“春阳融雪功”,把糯米的甘、温,把它的能量充分转化为自己身体所需,越吃越觉得美味,越吃越精神。
但若是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就是“吸星大法”,吃进去一点就得想办法把这些多余的能量找途径宣泄掉,否则就得承受“撑爆自己”的风险了。而明显,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只是“吸星大法”,越大鱼大肉就越容易出现问题那种。
可见,“糯米久食令人身软,缓人筋也”。
2、温能养体,过则化热
糯米作为谷物,也是能温养脏腑、补充气血的。但是由于糯米的能量太强大,骤然释放出来是容易化热的。
我们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喝也变得太好了,试问有几个没内生痰湿热浊的?
痰湿体质的人,更耐受不了高能量的灌注。有内热的人,更承受不了骤然而来的温补。
因此,不是糯米不补,而是我们现代人都“虚”不受补。这种“虚”是因为我们吃得太放纵而造成内积内损。
所以,有医家提出“糯米多食发热”的说法。
3、正确食用方法
大原则:宜煮稀薄粥服食,不仅营养滋补,且极易消化吸收。
食谱举例:桂花南瓜糯米粥,桂花糯米藕,红枣糯米粥
六、文末
看完本文,你对糯米有足够认识了吗?
希望大家都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最后,再次祝大家元宵快乐,团团圆圆,健康和睦!
#元宵节#